浅谈英语“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脱贫”对策

作者: 王芳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没有学好英语成为“贫困生”。了解“贫困生”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贫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当前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英语; 贫困生; 后进生;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067-001

一、引言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我国加入WTO,英语越来越显重要,逐渐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一种交际工具。同时英语也是我国中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兴趣、性格因素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部分学生没有学好英语成为“困生”、“后进生”,因此,其转化工作成为教育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用爱心和责任感去感化、激励和引导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使他们成功“脱困”。

二、英语“贫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内部原因

1.1对英语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贫困生”往往学习的自主性比较差,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后也不复习,更别提知识归类、系统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课后完成作业算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且字迹潦草,准确度较差。背单词、基本句型和课文时,也往往是死记硬背,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习惯机械记忆,忽视意义记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技巧性,这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2意志力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意志是自觉地达到目的的行为心理过程。许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资质特别好,主要是他们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而达到目的。“贫困生”学英语的兴趣低。调查发现,一旦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基本学不下去。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丰富,知识的复杂,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就越多,放弃几率越大。

2.外部原因

2.1教师本人素质的影响。个别教师素质不够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方法呆板乏味,新教材也用老教材的教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而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由不喜欢英语老师引发到对英语这门科目的厌烦;二是冷落后进生,有些教师课堂上只针对好生上课,对“贫困生”温暖度不够,遭此冷遇对英语自然就没有了兴趣;三是习惯用惩罚的手段,此法只会罚疲了学生,教师这种“判刑”常常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2不良的英语学习环境。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或重视考试分数的倾向。教师因为急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单纯采取加班加点的形式。当教师的期望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严重偏差时,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学生头脑不聪明、不勤奋、不自觉,失去了教育转化的信心。这就将会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自我否定以至于放弃。我们所在学校为农村地区,部分家长长期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监督,是产生“贫困生”的另一个原因。

三、对策思考

英语“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因此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训练,搞题海战术,只会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只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1.爱、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教师真诚的爱、理解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贫困生”多数属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要杜绝过分的语言、冷酷的表情伤害,因为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幼小的心灵也渴望阳光,我们要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打动他们的心灵。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学习的内在潜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单调、枯燥的英语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3.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人的大脑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在发生的时间顺序上是记忆—保持—再认的过程。由于认得记忆分为暂时性和长时性。刚识记的东西一般在一周后容易遗忘,所以必须要做好及时的复习,复习之后一般就不容易忘记了[1]。在英语初学阶段,由于词汇量少,相对简单,主要靠机械记忆。随着词汇量的增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利用新旧单词间有规律的联系去掌握单词[2]。平时要勤做笔记,运用归类、比较、联系等方法,对杂乱无章的词汇进行适当的整理,使之方便学习和记忆。

4.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

表扬与批评、奖与罚都是教育的好方法。只要把握好它的度,就能够收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创造机会,抓住表扬英语“贫困生”的机会,并加以引导,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

5.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在师生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的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力量。因此,教师不断钻研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显得很重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力争脱稿授课,语言要准确生动,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手段要新颖多样。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包括英语“贫困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及语言的整体结合。

总之,英语“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他们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绝对的。分析英语“贫困生”的产生原因,制定相应“脱贫”对策,尽可能缩小差距,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我相信只要能拿出我们的关心和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他们定会不断进步,他们的明天一样会绚烂多彩!

参考文献:

[1]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李庭芗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