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必要性
作者: 关毅摘 要:在技巧啦啦操运动中,动作的平稳、幅度以及身体重心变化过程中的协调、稳定,都与核心力量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躯干的稳定程度、适宜的紧张度和良好的核心肌群力量是完成难度动作的重要因素,核心力量训练是通过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整个身体达到动态的稳定和平衡。这也说明了对运动员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 核心力量训练;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62-001
核心力量训练通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稳定脊柱和骨盆,从而提高运动中多肌群协同发力的能力,充分发挥运动员力量和技术潜能。对运动员来说,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运动效率;提高身体的控制和平衡能力;增加从核心肌组织向周边肌群的功率输出;降低受伤机率;提高运动成绩等。而技巧啦啦操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并结合Dance(舞蹈)、Cheer(口号)、Partner Stunts(舞伴特技,是指托举的难度动作)、Tumbling(技巧)、Basket Toss(轿子抛)、Pyramid(叠罗汉)、Jump(跳跃)等动作技术,配合音乐、服装、队型变化及标示物品(如彩球、口号板、喇叭与旗帜)等要素,并遵守比赛规则中对性别、人数、时间限制、安全规则等规定进行比赛的运动。比赛中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难度很大的抛接等技巧动作,都需要有较强的力量素质作保证,因而它对运动员的力量要求较高。
一、技巧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征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舞台的新兴体育运动,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啦啦操的不断发展,啦啦操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动作在构成元素上也更加丰富。如:技巧、爵士舞、街舞、踢踏舞、拉丁舞以及一些操化了的舞蹈动作都溶入到啦啦操的套路中。啦啦操的套路形成是由操化动作、技巧动作、翻腾动作、抛接、造形、呼喊、队形变化为主体结构。根据项群理论,技巧啦啦操属于“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它和同项群的竞技项目例如健美操、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项目一样,竞赛中以运动员所完成动作的难度、新颖、稳定、优美等因素判定其技能水平的高低。
1.技巧啦啦队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
技巧啦啦队进行的比赛通常有两个项目,即全女子队和男女混合队。一般说来,男女混合队比全女子队做的难度动作要大些,尤其是托举和抛接动作,而全女子队强调整体的协调一致。技巧啦啦队是一项极易发生损伤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舞蹈功底,还要有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高水平素质,去完成如跳跃、翻腾、托举和抛接等高难度动作。啦啦队中的舞蹈动作能锻炼柔韧、灵敏和协调的功能;跳跃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和动作速度等功能;技巧中的托举、叠罗汉、抛接动作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操化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动作速度和灵敏等功效;在整套动作中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因此也就具有锻炼耐力的功效。因为啦啦队具有全面提高人体各种身体素质的功能,所以啦啦队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1.1速度力量素质。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一般都用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及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成套啦啦队动作都是在快速的节奏配合下完成的,如托举动作、跳跃动作、俯撑动作等。其中力量性动作增加,特别是复合型力量动作在技巧啦啦队中的作用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由于啦啦队要求每10秒22一26拍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保证完成动作的情况下,快速的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显然难度极大。因此,技巧啦啦队选手在力量训练时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培养肌肉快速收缩、放松的能力,以便提高肌肉的弹跳性及伸展性,来适应啦啦队在快速运动中完成动作的特点。
1.2速度耐力素质。在上文提到在短时间内做大量的动作,需要的是瞬间力量的爆发,而整个套路规则规定在2分10秒到2分30秒之间完成,同时要求动作变化快而力度感强;动作幅度大而节奏感强;重心变化快而稳定性强,那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无氧耐力运动能力及速度耐力素质,才能适应在比赛中完成大强度动作的能力,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1.3平衡控制素质。技巧啦啦队的动作丰富多样富于变化,技术难度大,从地面的舞蹈动作到空中的抛接,动静起伏,跌宕多姿,但是也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整套动作过程中,人体要时刻保持一种合理的、准确的、具有平衡性的姿态,身体的三个轴与面的控制技术,因此,选手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平衡及肢体控制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复杂高难的技术动作。
2.技巧啦啦操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要求
力量在啦啦操比赛成套动作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几乎没有力量就没有难度动作,更没有高难的创新动作。成套动作中, 当能量从下肢传入上肢时躯干或核心部位的肌肉起着稳定的作用,髋的位置和核心部位的力量能保持平衡、稳定、姿态控制、不同强度的步伐和托举动作,使动作更富有弹性、节奏感和感染力。
技巧啦啦操的难度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群协同或者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做功完成的,而我们大多数教练员在训练中大多采用传统的腰腹肌单一训练的方式训练,这与项目所需的能力不相符,不利于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练习方式,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是通过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整个身体达到动态的稳定和平衡。这也说明了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海肖.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及其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2008
[2]韦丽春,孙绍宁.啦啦操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J].科技资讯,2006:186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