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漏进来

作者: 沈倩蒨

摘 要:作者通过对一个特殊孩子的帮助,展现了一个老师除了教学生文化知识,还对学生所倾注的爱与关怀。

关键词:老师与学生; 爱与关怀; 阳光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24-001

又是新一年的开学,我走进教室,对新初一开始提要求。说着说着,我的目光落在一位男生身上。

班上其他同学都在拿笔记着我的各项要求,就他好像与此无关,手在桌上岿然不动,眼睛还望向窗外。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我并不认识班上的同学,就先说了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这话时,我还特意盯着那位男生看。其他关注着我的同学都顺着我的视线望向了他,但他依然无动于衷。我不禁有点生气,就直接说:“靠窗第四组第三排的同学请注意听讲!”

这时,他仿佛梦游般地转过头看了我一眼,就又转头看向了窗外。看着他这样,我的怒火顿时熊熊燃起,真想狠狠批评他一顿。但望向一直关注着我的其他同学,我硬是挤出了一个笑容,把心头的熊熊烈焰压了下去,继续讲完了要求。

“丁零零……”下课的铃声响起了。我压了一节课的怒火也涌了上来。我说:“第四组第三排靠窗的同学,请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说话时我一直狠狠地盯着他看。可能是意识到我生气了,他站起来和我走进了办公室。他站定后,我就问:“你刚刚为什么不动笔记?”他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又问:“你为什么不说话?”这次他连看都不看我了。我并不想一开学就批评他,于是我俩僵持住了。

“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我说:“你先回教室上课吧。”他刚离开办公室,我就冲向了班主任,问:“这个学生是怎么回事,他家长的电话是多少?”班主任王老师说:“李某从军训时开始就怪怪的,基本不与人交流,而且智力好像不够。”说完就把李某家长的电话写给了我。我当即联系了李某的家长,是李某的妈妈接的电话。李某妈妈很爽快地说马上就来学校面谈。我说:“如果你事情比较忙的话,电话里说就可以了。”李某妈妈说,她是自由商贩,而且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路程,很方便,马上到。

放下电话不久,李某妈妈就到了。刚到,她就开始呱啦呱啦地替他儿子辩解。总之,就是李某什么都好,只是有点内向,希望老师能多多关照。李某妈妈走后,我想着她的话,决定再观察李某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李某绝不是他妈妈讲的什么都好,只是有点内向。李某无论上什么课都不听;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要看他的心情,心情好就多写点,心情不好就少写甚至不写;找他谈话吧,从来都是人到魂不到。

这期间,我和李某妈妈又联系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以她夸儿子开始,拜托老师照顾他儿子结束,李某的所有问题依然如故。我对李某的愤懑越积越多。终于,期中考试来了。李某语文22分,数学0分,英语7分……要知道这只是初一的卷子!其他同学一门主课的分数都比李某7门功课的总和要高,李某比年级倒数第二要低一百多分。这就是他妈妈说的其他什么都好,只是有点内向的正常孩子吗?

我实在忍不住怒气,直接在联系李某妈妈时说:“请给我李某爸爸的号码,我想和他爸爸谈一谈!”一番唇枪舌剑后,李某的爸爸终于站在我的眼前。看着脸上满布无奈与疲倦的李某父亲,这次我终于听到了新的、真实的说法:

李某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年人溺爱孙子,把孙子宠上了天。而李某妈妈与李某爷爷奶奶间的关系并不好,也看不惯李某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双方经常因此产生激烈的冲突。在一次非常激烈的冲突后,李某妈妈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并且坚决要与李某的爷爷奶奶分开住。于是李某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而李某的父母和李某的弟弟单独住。现在李某和父母住在一起是因为李某的爷爷奶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实在没有能力照顾长大的李某。李某只能告别溺爱他的爷爷奶奶来到与他并不熟悉的父母身边。李某来到新的环境,看见备受宠爱、样样比他强的弟弟后,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由小霸王变成了闭口蚌,在家也基本不与父母、弟弟沟通。

听到这里,我有点奇怪。因为李某爸爸一来我就认出他了,他就是新闻节目里常出现的某栏目的记者。我非常纳闷,记者的孩子怎么会这样?我心中这样想,就问了出来。李某的爸爸解释说:当他发现孩子的变化后,带他看过很多医生,包括心理医生。有的心理医生认为李某有自闭症,有的心理医生认为李某是假自闭,他只是不愿与人,包括亲人沟通,对外界有一定的抵触反应,但还没到自闭的地步。总之,要经过长期的沟通和努力,李某才能正常与人交流。

谈话期间,李某爸爸的手机一直在响,和我简单说完后,他匆匆离开了办公室(晚上我又在新闻节目里看见了他)。10分钟后,李某的妈妈到了,这次她说的再不是那千篇一律的说辞了。李某妈妈说:李某从小就不与她亲,在和他们一起住后就变本加厉了,有时一天都不和她说一句话。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动,和他说话他也不回,顶多点点头。李某的父亲又忙,整天不在家……

从李某妈妈的话语中我听出,李某妈妈已经把全部心思寄托在李某已经上名校的优秀的弟弟身上,对李某也就是放养。我又问:“对李某的将来有何打算?”李某妈妈一脸茫然,根本没有刚刚说起李某弟弟时的神采飞扬。李某妈妈走后,我陷入了沉思,我问自己:你想怎么样?我的心回答说:不想对他弃之不顾,能帮他一点就帮他一点。

自此,我改变了对李某的态度,他只要有一点进步,我就鼓励;只要有一点成绩,我就表扬。随着我对他的肯定,李某望向我的时间似乎悄悄在增多,上课偶尔能看见他在读书。转眼,期末考试到了。李某的试卷下来后,我特别激动,甚至抓住旁边的老师大吼:“李某居然考了40分,他作文居然动笔了!”

虽然把其他老师吓了一跳,但我还是不能抑制我心头的喜悦之情。我知道我不是医生,更不是他的家长,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治愈李某。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让这个闭口蚌能张开一丝缝隙,让外界的阳光漏入少许进去。也许在闭口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之后,愿意把壳张大点,再张大点,乃至于完全打开呢!

就从我做起,让我们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创造出一片阳光灿烂的小天地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