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研究

作者: 赵琳

摘 要:物理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要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式方法,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涵义; 设计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51-001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只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之目的。

一、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涵义

物理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要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式方法,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二、物理探究性教学的设计过程

1.选择合适的课题作为探究性教学的内容

1.1探究性教学课题的选择应注意的原则:高中物理中探究性教学应兼顾好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当学生遇到与他们能力差距大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

1.2探究性教学课题的选择方向

1.2.1规律的发现学习。规律的发现学习课是最容易渗透物理研究方法的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尽量让学生真正体验物理研究的过程。而演示实验处理得法,也能很好地进行实验探究。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随堂实验都要在以下两种前提下做:一是揭示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学生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想要做的实验。

1.2.2概念、规律的应用学习。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类型的学习问题解决的范畴。学生在这类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概念和规则,即已具备大量自主活动所需的资源,也面临可以通过自主活动来解决的问题。所以这种类型的课最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有时还能完全放开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探究,并延伸到课外。

2.选取合适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种类不少,但是适合高中阶段的高效教学模式不多。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前人的一些研究,“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是较为适合高中物理学习的教学模式。“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发展线路的学习方式,以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开始,并围绕问题的解决及新问题的产生而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对学习的评价反思,主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学会思考、发现,认知加工和自我监控,从而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3.积极探索,寻找合适的探究性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抽象、验证等思维环节而逐步建立、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科学,物理学探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提倡探究性学习,并不在于学生能得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结论,那也是不现实的,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究的精神。使他们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能够初步来建构知识,初步形成或者说只能是来感受和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来模仿和尝试解决问题。

3.1寻找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探究点。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并通过学习更加进一步地了解这些现象,所以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物理知识其实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应好好利用这些实例作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一个契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样的一些问题进行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习题上开放,这样学生在较大领域的知识空间、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答案不惟一或思路多样化的习题面前,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解决的,教师再适时指导、点拨。

3.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包括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合作学习、质疑问难。物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面和科学研究方面。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点拨。另外,要刻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质疑问难能力。

三、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中的注意点

1.探究性教学要体现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探究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边的现象。探究内容的实施主要的依赖教材和校园内外的资源。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只能扮演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干预太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2.探究性教学要避免走向形式化

目前一些高中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时,学生由于不具备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而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替代学生进行探究。这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接受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太多实质性收获。

3.要注重探究性教学的过程

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的亲身经历,即使成果是稚嫩可笑的,不足称道的,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知道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尤为重要。

总之,探究性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们国家实施还是刚刚起步,因此,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爱菊.探究性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运用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2]林鲁琼.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6)

[3]赵仁儿.探究性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