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锤炼 重在过程

作者: 杜荣庆

摘 要:课堂效果的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无疑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好的教师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反复锤炼的结果。这个过程既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发挥,也包括平时的点滴积累。

关键词:语言艺术; 备课; 课堂;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60-001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已经不少个年头,可总还是有一个感觉,一提到数学课,很多学生和老师的第一反应都是枯燥乏味,单调呆板,课堂很容易死气沉沉,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带着这个感觉,听了很多不同类别的课程,反思了一下,除了数学学科存在着课程自身一定的特点,不能像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内容那么生动有趣外,还有数学教师本身的语言艺术问题。特别是很多刚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青年教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集体备课一样的教案,他们上得平淡无奇,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能演绎得妙趣横生,问题在哪呢?其实差别就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可以左右着课堂的生命。青年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教学语言艺术,从源头抓起——重新认识备课环节

个人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准备的,另一种是不可准备的。“可以准备”的教学语言指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预先设计和准备好的一些课堂语言。包括每个教学环节前后的衔接、过渡语,用于解释、描述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基本结论等的那些专业数学术语,以及用于启发引导、探索新知时所设计的层层递进的铺垫问题等。相比较老教师,青年教师在备问题的环节显得薄弱,所以会导致课堂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的质量低,指向性不明确,问题设置繁杂冗长,学生无法领会老师的意图,老师无法实现原本的教学设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往往此时就会出现断层,便会影响到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前备好问题,对一节课在45分钟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学效果能否理想化、高效化至关重要。因此,在备课时,不单单要备教材、备流程、备学生,还需要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从环节抓起——用审视的角度看课堂

1.少说废话

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唯恐学生“消化不良”,掌握不够透彻,喜欢反复强调,力求面面俱到。还以为讲得越多学生掌握得才会越好,其实不然,学生早已被这无聊机械,重复 嗦的语言赶跑了听课的兴趣,一切只是教师自我的心理安慰。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力求精准、清晰,避免无谓的浪费,为课堂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最丰富的内客。

2.少说多听

很多青年教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便是“收”得太紧。整节课从探索到分析、从猜想到概括总结所有的环节都是完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在进行,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这样的课堂往往会束缚住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青年教师只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抛出问题后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只需恰到时机给予适当的点评便像是画龙点睛之笔,课堂顿时收放自如。

3.想好再说

数学课是最能启发和锻炼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所以一节数学课上可能是激起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也可能是“意外”多多,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无法在事先估计得到的。这时候,老教师们通常凭着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化解了,便成就了精彩的瞬间,而青年教师在此时多会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话说了不少却“多说无益,言多必失”。所以,课堂上当教师自己还没有想好对策的时候,不要急于处理,可以先将问题留给学生,他们或许已可以完满解决,或许可以给你启发,这样便为自己赢得时间,也避免了造成教学中的失误。

4.反话正说

一节课上,教师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所作出的评价语言。初中的学生表面上活泼、热情,充满想象力,心理却很敏感和脆弱,特别是当他们失败、犯错时,需要教师给予安慰和鼓励,维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信心,而不是严厉地苛责与批评。只有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在轻松、平等、开放、没有约束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个性与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这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现象。

三、提高教学语言艺术,不在一朝一夕——注重平时点滴积累

1.如果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对自己平时的课堂进行录制,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是最真实的教材,可以帮助自己发现语言表达中的不足与还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改进;

2.在平时听课过程中,除了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结构,也细心地关注每个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如提问、评价、小结,以及对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等;

3.尝试着卸掉一本正经、严肃的课堂表情,尝试穿插一些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会让整个课堂变得亲切、轻松、生动起来,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苦练基本功,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严谨、规范、精炼、充满睿智,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皮姆.数学课堂语言:形式、作用与精神实质[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雷玲.中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