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季会君

摘 要:在新高考方案下的课堂教学中,高一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基础知识,要指导学生紧抓课本的重点难点,要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要训练学生养成错题归纳的习惯,力争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迅速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物理模型; 物理思维; 物理能力; 错题再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61-001

在新高考方案的指引下,学生既要学好语文、数学、外语,也得提高其它科目的等级。在高一历次考试中物理成绩为三四十分、不及格的学生比比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成为教师们研究的课题。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感觉学习物理不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说:物理课一点都听不懂,究其原因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很多方面跨度都比较大,值得物理教师的思考。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笔者通过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比较,分析出两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了解到这些特点,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过这个过渡期,要做好新旧知识的同化。比如在学习加速度的定义时,先让学生去思考在初中是否也学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一些物理量,启发学生联想到压强、电阻等的定义,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困难;在学习运动学时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匀速运动入手,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顺其自然地进行深入了。

其次,针对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值得教师去思考。

一、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基础知识

笔者在批阅试卷时发现一些简单选择题的得分率很低,体现出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或应用并不理想,其根源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不透彻。课本是最好的资料,每节的例题都具有代表意义,习题的选择也非常恰当。有人说将“思考与讨论”进行扩展即可出高考题,足见课本的内涵有多少。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笔者专门做了一个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看课本习惯的同学占到54.2%,也就是说有近半数的学生忽视了课本的学习。如果教师能重视课本的教学,在课本例题、习题的基础上延展知识点,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重视课本。加强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物理规律则应从内容、公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例如U=Ed,适用于计算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也可以用于非匀强电场的定性分析,而d是指这两点的连线沿电场线方向投影的长度。学生只有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才能在各种变式训练中游刃有余。

二、指导学生紧抓课本的重点难点

众所周知,受力分析是力学的基础,力学又是物理学其它分支的基础,所以受力分析贯穿整个物理学,是高中物理的难点。在高一教学中,物理教师都会听到学生说听不懂、不会受力分析,甚至不敢分析等;有的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仍然会多分析或少分析一些力,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教师应该深思,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一,不能因为课时紧而压缩进度,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讲,要看学生接受得怎样;其二,一定要让学生做练习,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做,经历思考、做错之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而后再去学习提高;其三,教师设计的习题要典型,由浅入深,教师要把握教学大纲,明确各知识点的要求,不盲目增加习题难度,否则既加重学生的负担,又做无用功。总之高一物理教师在新课教学中要不吝花时间、花工夫将这部分知识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做物理题时不少学生将题目读了好几遍,都不明白题意,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没能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优生中能建立物理模型的仅占36.1%,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更不具备物理模型的建立能力。当然,物理模型的建立非一日之功,是日积月累的,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物理学知识的一个能力,它的培养也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物理知识,能做到高屋建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复杂的语言文字中找出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这种建模能力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使之转变成一种能力。

四、训练学生养成错题归纳的习惯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中有归纳错题习惯的占45.8%,还不到半数。有的同学第一次做某道习题时做错,第二次做的时候还会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及时给予指导,也要和学生一样积累错题,对错题进行归纳、延伸,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错题。教师在适当时候也要对学生进行错题再练,不留死角。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物理学科的特点,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并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作为高一物理教师也要力争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迅速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61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