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误打造语文教学的乐学境界

作者: 唐军林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错误来创造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内部动力,就像点燃孩子的内部发动机。可以通过课始错误抛问、课中错误导读、发言将错就错、辩论错误结论、评价以错导错等环节方式激发孩子的探究欲表现欲,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错误运用; 激发兴趣; 效果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99-001

人们常说,教学生1+1=2的老师算不得高明的老师,教孩子1+1不等于2的老师才算高明。这大概就是郭思乐老师所提倡点燃学生内部发动机,让孩子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难以抑制的动力的原理。现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体会赘述出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课伊始错误抛问,唤起探究欲望

新课伊始,是学习的发起阶段。有教育专家经过调研发现,中小学课堂之所以达不到高效,就是因为开始的发动不到位,教师的言谈举止不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课题有点不明确,是不是改成《伟大的科学家霍金》或者《顽强乐观的霍金》要好些?请你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支持你的观点。”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出各种各样的标记,理由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答案是什么,其实我并不过分关注,只要有道理,就行。

二、阅读过程错误导读,创造矛盾冲突

应该这样说,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读书,但是学生的读书兴趣却经常提不起来。这种情况下,运用一些归谬法我想会好一些。如孩子唱读的情况很普遍,很多语文老师都曾为孩子唱读而深深苦恼。怎样纠正才能真正有效呢?当学生唱读时,我就模仿他们的腔调说话,以他们为老师,并且用这种腔调来讲课,结果孩子们哈哈大笑,开心之余,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反串,学生唱读现象越来越轻,直至彻底摆脱了这一顽劣习惯。

三、发言过程将错就错,导出错误结果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答案可能异彩纷呈,也可能很不到位,或者出现原则上的错误,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果学生的答案出错,直接纠正,则可能让孩子产生不服的心理,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此刻如果教师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孩子的话说下去,推出错误的结果,则学生的印象就深了。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有孩子提出伯诺德夫人其实完全可以将情报放在其他更保险的地方,如挖个洞藏起来,等侵略者走了以后再挖出来。我紧接着说:“对呀,干吗要放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既然我们小朋友都想到了,伯诺德夫人还真笨,连她的两个孩子都那么笨,怎么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出来呢?再读读后面的情节吧,看你们怎么评价他们。实在不行我们建议教材编写组把这篇课文删掉算了。但是咱们还得慎重考虑一下,免得说错了给别人笑话。伯诺德夫人这样做是不是还有什么我们没有想到的原因呢?”孩子们这回读得更投入了,他们读着想着讨论着,不一会有孩子举手:“老师,我反对,伯诺德夫人一定早就用过了将情报埋进洞里的方法了,再用可能就有危险了。”“对,前面说她想了很多办法,我们都能想到的办法伯诺德夫人肯定想到了。”聪明的孩子们终于走进了课文里面。顺着孩子的错话说下去,错误早点结出果实,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不断加深认识,效果经常出人意料。

四、辩论过程错误结论,点燃反驳激情

孩子经常会互相辩论或者和我辩论,我经常会顺着错误一方的观点往下说,比如我上口语交际辩论小学生应不应该看电视的时候,我支持应该看电视,我说,因为我们就是要快乐生活,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学习,可以将电视作为家庭作业嘛。完全可以痛痛快快地看个通宵,我就这样干过。这下点燃了导火索,反方同学群情激愤,纷纷反击,不一会我就招架不住了。于是我赶紧请平时喜欢看电视的同学来救援,直至这些人也理屈词穷,哑口无言败下阵来。我才再次出场,问:难道就不能看电视了吗?这就又将孩子们引入正轨,进入看电视要有度有时间观念的正题上来。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评价,去鉴赏,去读书,去认识世界,体验人生。语文教学的真谛不就是要这样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

五、评价过程以错导错,设置纠错熔炉

有个孩子在拼写在做看拼音写词语时,把“江南”给看错了,写成了“间南”,我郑重其事地将他叫过来,告诉他“艰难”这个词不是像他这么写的,并且把“艰难”两个字写给他看,让他回去将写错的改过来。我还叫他教教他的同位同学。因为我是非常郑重地拜托他,因此他立即去教他同位了。没有一分钟,他回来了,说我写错了,我装作仔细一看,恍然大悟,“哦,你看看你是个小粗心,我是个大粗心,咱们俩可不能这么粗心了。”孩子记忆可谓深刻。很多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头趴得很低,这时我会走过去,告诉他头可以再低一点,再低一点,这样写省劲嘛,最好头直接放在桌子上,这是一种特殊的休息。因为头直接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睡觉了。这时孩子们哈哈大笑,当事的孩子也立即纠正了姿势,而且效果相当好。不仅如此,我还设计让错误的题目说话。如被写错的一个字,被读错的句子,被做错的题目,甚至包括被自己用错放错的手,脖子,脚,身体的其他部分,我都将它们人格化,让它们说话,当然这些话是从孩子们口中说出来,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习效果而且也锻炼了孩子们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有时候我甚至会鼓励孩子千万不要轻易认错,快找出根据来反驳,直至最后孩子彻底认识到正确的规律。我觉得这样是将错误抛进时光机,让错误快点结出果实,这果实实在是教学的硕果。

孩子们会经常向我质疑,我很高兴。孩子们会经常和我较劲,跟我争辩,并经常要驳倒我,因为他们认为我有错误,我很激动,我嘴里当然不服,心里却在说:“孩子们啊,我期盼失败,我失败了,你就成功啦。”跟孩子们这样较劲,是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用孩子的错误来引导他们学习,往往让孩子感到最真切,最有意思,这正是我们教学和孩子的交集所在啊。因此,我一直认为,错误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它就会结出令人欣喜的硕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