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作者: 任宪伟

摘要:如何针对农村高中具体情况,针对农村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促进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提高,缩小农村与城市学生信息素养的差距,是摆在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农村高中;心理;兴趣;方法;差异;激励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45-001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经历了信息技

在农村中学,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术课程从会考到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历程,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如何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重兴趣。促长久

苏北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电脑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所以,电脑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生而言,还是充满神秘和诱惑感的。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捕捉时机,从学生或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出发来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到“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节时,精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常识问题: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议论起来,各种说法都有。我紧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同学立刻就回答:到网上搜!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要”学生去“做”,而是他们“想”去“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方法。促提高

1.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据调查,我区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在高一上学期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又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前,拼命地加班加点,甚至早晚自习课都用上了。而新课标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要尽快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平等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种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着眼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应参与其中,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给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从中掌握翔实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探究过程及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2.授之以“渔”,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不再是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某种软件,使用某种工具,而是要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们能综合的运用各种工具,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免会遇到没使用过的信息技术工具,那怎么办?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授之以渔。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留意所学的不同种类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出不同种类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规律。比如Office软件包里的工具界面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而且都遵循着“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原则。

二是养成同学们有问题找软件“帮助”的习惯,每一种工具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从中获得解答。而且不同信息技术工具的“帮助系统”的使用都大同小异,学会了一种,其它就不再是问题,使用方便。

三是教会学生们使用网络资源,不要放过这个庞大而便捷的网络资源共享库。让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去“百度一下”,它能帮助学生们解决前面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三、重差异。讲协作习反而变得比较吃力,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反而变得比较轻松。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差异性教学,是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面对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采取层次教学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起点提出相应的发展要求,并针对其兴趣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与发展。在老师采用分层教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与施教的分层。通过分层教学,最终达到可以让好学生由原来的“吃不饱”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中间学生需要往上靠一靠才能体验成功,学习困难的学生被拉一拉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

针对农村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大部分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个体竞争的学习状态中,加之特殊的家庭环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孤僻、自私。学生成长之后就变得团队精神差,因此团队协作在信息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既可以增强互助意识,又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并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学习“建立主题网站”时就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办法。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来相互搭配,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如有的分工负责资料收集,有的分工文本输入,有的分工负责图片处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务,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重激励.树自信

和城市生活的学生不一样,农村中学的孩子大部分较羞涩,不太擅长表现自己,甚至有部分同学因为家庭原因,表现出自卑的心理。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时采取激励措施,设置成功情境,使不同状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某种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例如:在教学“文本信息加工”一节后,我设计一堂实践活动课子报纸。有一组同学创作了《美丽的校园》,这一小组在课前去搜集了与我们学校有关的大量信息。在课上他们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件件内容充实、设计精美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在全班展示时,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同时对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开设多年,但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距离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深感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结合农村高中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培养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村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程云飞,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