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畅游在音乐想象的海洋里
作者: 江红摘要:少年儿童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通过乐理知识、歌曲教学、欣赏活动、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柬地翱翔。
关键词:音乐教学;想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03-002
想象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远古有想象,今日和未来都存在想象,不仅成人有想象,孩子更有想象,这种想象是思维的展翅,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少年儿童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通过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就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些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如在教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我首先让学生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其次,通过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到新鲜有趣,而且学得透、记得牢。
二、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中如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则能更好地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和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如在教唱《,J、小的船》的开头导人时,我先出示许多形象逼真的星空图,这样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星空,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星空奥妙的兴趣。当学生陶醉在这一幅幅美丽的星空图中时,就适时启发道:“小朋友们,看到这些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孩子们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说:“我想和月亮姐姐打电话。”“我想飞到天上看看星空。”“我想去和人造卫星聊聊天!”……就这样,孩子们在抒情的歌声中尽情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又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到一个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摩隋处理。而此时也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学生每每唱到“……可怜他死得这样惨”时,都热泪盈眶,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三、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力的基本前提。如:在欣赏二胡曲《赛马》的时候,学生作者简介:江红。女,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德育处主任兼大队辅导员。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听到这个音乐感觉很快乐。”有的学生说:“这音乐比较快,有点紧张。”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这时我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就说:“听了这音乐,我好像来到了大草原上,看到了一群马儿在比赛。”有的说:“我好像看见马群在大草原上飞快地奔跑。”我又问:“你从哪里听出来像是马儿在赛跑?”孩子们马上说:“我听到嗒嗒嗒的马蹄声。”还有的孩子说:“我好像看见前面的马儿在跑呀跑,后面的马儿追呀追,真激烈呀!”我对孩子们大胆的想象给予了鼓励和表扬,并引导他们想象马儿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为他们敲锣打鼓高喊加油的热闹场面。这时,我也和孩子们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一起骑着马儿去参加赛马。孩子们高兴地做起了跑马步,个个高喊:“驾!”有的挥起了小马鞭,有的拉着缰绳说:“快点,超过他!”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回答问题中表现出多样性、首创性,在相互热烈的讨论中,体验着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又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他们听乐曲,然后提问“听了这支曲子有什么感受?”学生们反应不错,“节奏快”、“欢快”、“有趣”……接着,我向他们讲述了玩具兵的故事,然后这样启发:“现在我们想想,乐曲中,当一个乐器演奏时,你想到了什么?”几个孩子叫道:“是一个玩具兵在走路”,我又说:“那几种乐器出现呢?”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是几个玩具兵在走”,我继续说:“大家注意没有,中间有一个很浑厚的声音,这你想象是什么?”学生卡住了,我及时引导:“像不像一个胖乎乎的玩具兵呢?”全班同学都笑了。于是我放第二遍音乐时,他们纷纷自己模仿玩具兵的样子,哼着旋律摇晃着脑袋……我不禁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所感动。
四、通过舞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舞蹈离不开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舞蹈中表现得更酣畅淋漓,二者相得益彰、共融共生。而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以往教舞蹈时,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在教学中,我打破了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如在给歌曲《春姑娘》编排舞蹈动作时,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全班几十个人编了几十个小舞蹈,尽管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也欠优美,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大家,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他们自己的“作品”。如《快乐的小熊猫》以活泼明快的旋律进入了第二部分,我就贴出第二幅画,启发学生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来到池塘边打水,摇摇晃晃地抬着水桶,穿过森林,走过小桥,仿佛还与小鸟致意问好。”接着随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让学生戴好小熊猫头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律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还创造性地把音乐所表现的形象用动作表现出来。
又如学完《蓝蓝的天》这首歌后,在我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歌曲中描写的藏族孩子接阿妈回家园的事情,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在课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想象,去表现自我,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五、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借助歌曲教学、欣赏、舞蹈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做做、演一演,去亲身体验音乐形象,则更加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例如,在欣赏完《狮王进行曲》以后,我请一个学生穿上披风、戴上面具、手持兵器,扮演成威武的狮子大王,再请几位小朋友扮演几种小动物——狮王的臣民,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伴随音乐的进行,将音乐形象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让乐曲的情绪在学生的活动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的想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一个个都好像置身于密密的大森林中,在参加热闹的动物狂欢节呢!??
我觉得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加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