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用爱心

作者: 刘芳

摘要:没有理想就没有教育,没有激情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更没有教育。这是一位教育家说的,对此我感悟颇多,因为我在教育这个职业中已经得到我精神上的满足。

关键词:教育;原谅;

包容;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55-001

永远记得那年我初为人师的情形,曾因为几名学生伤透脑筋,一时浇灭了我的理想与抱负,但我没有放弃,以自己的爱包容着每一位学生。终于,我成长起来了!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会有许多方式方法,比如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句嘘寒问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席春风化雨的谈话……这样的关爱足以打动绝大部分学生,让他们懂得这种爱的内涵。可是每一个班级都有几个相对顽劣的学生,以上这些做法或许短时间内改变不了他们的恶习,对于这样的学生就更加考验一位教师的爱心,当老师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时,你就不会因为他屡犯错误而放弃了他,反而会不厌其烦地教育、原谅、包容,孩子都是有情感的,他们会对此无动于衷吗?

案例一:

那一年,我班里有这样的一名男生,从两岁就父母双亡,和外婆一起生活,从小学就经常旷课,和同学打架,从来不学习,一批评就逃课,你还得去找他,为他担惊受怕,因此学校连老师都怕他。这样一个顽劣的学生,到了初中更加肆无忌惮,初一入学短短一个星期,就打了三次架,有一次的理由竟然是:看他不顺眼,我就想揍他。就因他,我们班与“文明班集体”失之交臂。与他谈话之前,我总是对自己说要耐心、细心、小心,一定要循序渐进。为了摸清情况。我还跑到他的外婆家去了解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组长一有时间我就找他谈心,谈父母的爱,还拿他全家福照片给他看,还让他去观察照片中父母的眼神,谈父母的希望,谈老师的期望,谈他自己的理想与报负,有几次谈到动情处,他都泪流满面,半学期过去了,我感觉与他的心愈来愈近了。直到有一天,他哭泣着对我说:“从来没有一位老师这么关心过我,对我不离不弃,我会永远记住你!”慢慢的,我在他的身上明显看到了进步,能顺利地上完一节自习课了,能好几个星期没人找上门来,他彻底的转变了,我心中暗喜。但好景不长,期中刚考完试的时候,他再一次打架、逃学,我昕到这个消息,几乎崩溃。学校又一次要严肃处理——劝退,所有老师也说让他转学,就连学生也写信给我,假如再次留了他,那将毁了我们整个班。可我思前想后,却不舍得放弃。如果这时候放弃他,那他这辈子就完了。尽管他又犯错误了,但这次责任确实不在他,而且,这半学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为此,我引来了几乎周围所有人的不满,包括我的学生,认为我偏心、固执,都不理解我。他再一次进了教室,面对所有惊奇的目光,我告诉大家:“在这名同学身上我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他好比我种的一棵枯树,眼看开始长新叶,开花,我怎么舍得扔了,让它自生自灭呢?并且,作为教师,放弃一名学生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可对于一个家庭呢?那是他们的希望,对于一个孩子昵?那是他的未来!因此,我是偏心!我只是想尽到一位教师的职责!如果是你,我也会这样做。”经历了这次以后,他终于改变了,现在我们成为了朋友,亲人。案例二:

这位男生应该说比上一位还令我伤脑筋:上课吹口哨,尽管大错不犯,但小错不断,上课不认真听讲,违反纪律,课后不完成作业,欺侮同学,几乎每天都要处理他的事情。一次他因辱骂同学,我刚处理完,可十分钟后,在上厕所的路上又把他骂的人打了一顿。我气极了,什么也没说,打电话让他的家长过来,可谁料家长竞说我故意与他的孩子过不去,跟我意见不合,并且抓孩子就打。尽管很伤心,但让我稍感意外的是这个学生没有跟他的家长一起闹,竟然和他的妈妈吵了起来,还说:“班主任为了我,操碎了心,天天和我讲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的道理,你就只知道打我,不分青红皂白。”听后我很震惊,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一个孩子的肺腑之言,我几乎感动得要掉泪,难道有什么隐情。事后,我对这位同学没有再批评,而是和他长谈了一次,了解他的心,他的家庭,又做了一家访,才知道父母五年前离婚,又各自组织了新的家庭,有了小孩,还有繁忙的工作,平时不问孩子,只要孩子犯错误就是打,没有关心,没有呵护,孩子有点自暴自弃。孩子毕竟才十几岁,需要有人来关注他、鼓励他,给他前进的动力。了解到这一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和他父母又多次沟通,谈了孩子的想法,他们非常配合,妈妈一咬牙,辞掉了工作,经常与他谈心,交流,慢慢的,孩子改变了,从脾气性格到学习成绩,后来还被评为进步最大的学生。每到教师节,我总能收到他一张沉甸甸的明信片呢!

案例三:

有一次,我的数学课代表想辞职,说他在班级里成绩不好,没有威信,是的,他是个成绩平平,并且偶尔还有点小瑕疵的女生。我当时只对她说了这么一句话:当你做好了,作为学生的最本职工作——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后,感染周围的每一位同学,用真心为大家服务,这时,你的工作便会事半功倍。后来这位同学在我耐心指导下,最后成为一名优秀课代表,干什么事都信心满满,顺利进入一所重点高中。

同仁们,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我们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化那些心灵饱受磨难的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人。特别是班主任,能够用心去了解,去理解,去爱每一位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这样,总有一天,孩子们会在心里大声呼喊:“老师,我们爱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