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探讨
作者: 刘芳伟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上世纪末才大力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形式,大多是由原有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不够,沿用原有中专教育形式过多。其中高职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老套路、老形式过多,不适应新时期的高职教学。本文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在理论层面探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口语教学; 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137-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入世步伐的加快,与国外的接触频率增多,新课标、高中英语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向英语交际能力培养转变,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一、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是听英语的机会太少。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英语的实践基础上,而我国学生由于教师口语水平较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料较差等原因,学生听英语机会少,这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其次是教学口语水平偏低。目前不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很不利。再者是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的一点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同时大多学生还存在着不少心理压力和障碍。
二、创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探讨
1.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适当运用多种教具如图画、投影、录音、录像等进行多媒体教学。同时,适当运用幽默语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对提高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兴趣性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古代教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对英语的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
2.大力为学生营造英语口语语感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培养直接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英语单词不少,用时却说不出口,过去是英语对照地背而不是使用出来的单词,先在心里说中国话,出口时再翻译成英语。大家习惯用多练习解决英语思维(找到感觉)的问题,而语言是人和人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本质上是艺术作品,表达人悲伤、愉快、憧憬、思念等。教你用表情、动作、语气、声调等训练大家迅速形成直接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忘记汉语,摆脱翻译过程,快速脱口而出。其次是用各种手段训练你习惯于它的语法结果:世界上没有“语法”,那是劳动人民约定俗成的习惯。如何骑自行车的方法不能背,同样语法不用背,就像山东人习惯于说:俺不知道,日本人说:你的什么的做,英语人说:什么的你做(Whatdoyoudo)。第三是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泛的阅读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从书本上了解一下英语背景知识。例如西方文化当中有许多典故,都来自于《圣经》、莎士比亚作品和民间传说。因此,大量的阅读不单可以提高英语单词量,还增加以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在交际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3.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的同时,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这类学生应采取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因材施教,这是解决口语表达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再者教师纠正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时,应注意策略,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日常口语,了解语言的文化含义,能使用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正如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口语课结束时所形容的那样,“英语口语课不仅使我们口语流利,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教授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以上是我个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愿以此抛砖引玉,共同促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雷静,王丽.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2]刘莉.关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
[3]张清华.影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
[4]杜建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5]时小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13).
[6]李晶晶.浅谈新形势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