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 严玉英

摘要:论文从三个方面,即品读语言文字,实现有效理解;二、体会情趣,实现有效感悟;策划精彩,实现有效拓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61-001

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立足语言教学,实现有效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教学为切入点,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拓展,实现一个有效课堂。

一、品读语言文字,实现有效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就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要给他们冠以“知识产权”;教师只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少讲、精讲,只为抛砖引玉,不能喧宾夺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立足教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学得最佳语言。获得最佳的理解。教学中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在设计《槐乡五月》这篇美文时,我以“五月”为全文的字眼。并以此为“点”,贯穿全文的教学。以语言教学为“点”展开教学,抓住关键的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辐射到理解一大批词语,理解句子、段落,乃至课文。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有的槐花抱在一起……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有的槐花一条条挂满枝头……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句话中的一个“抱”字将槐花活化,展示出一种团结之美,接着让学生去读、去体会,激活旧知联系,欣赏槐花图片,从中形象地体会到“抱”字所蕴藏着的美。又如“‘嗡嗡翁……’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句话文字优美。节奏感强,相同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像声词的运用让我们感觉出蜜蜂采蜜的热闹与孩子们跑动时的欢快,学生很快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想象槐乡五月的热闹情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品语言之诗韵,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从而有效地理解槐花之美。

二、体会情趣,实现有效感悟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在反复接触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对课文语言的内化与积淀。

《槐乡五月》一文中“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读解文,以情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

“请大家细细地阅读课文,想一想,你是否也有与作者同样的感受,同样觉得五月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体会到了槐乡五月遍地花开,美丽的花,甜甜的香,清香、醇香、浓香的槐花饭,小姑娘戴着槐花四处留香……真可谓处处有槐花,时时闻花香。在自主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展示了拟写对联——“遍地槐花遮望眼,漫天花香迎宾朋”,学生读来抑扬顿挫,似有亲临之感,并从中感受到了槐乡的美丽与好客。之后,学生将自己在朗读中发现的最有意思的镜头作了交流:槐乡孩子在花开的时候兴奋地采花做饭;游客来到槐树底下,被槐花香味熏醉,流连忘返;槐乡孩子热情好客地拉小伙伴到家里吃槐花饭;槐乡小姑娘将槐花戴在头上,槐乡小小子大大咧咧地生吃槐花等槐乡特有的情趣被同学们描绘得淋漓尽致。学生体味到了槐花带来的情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培养了创新能力,个性化的阅读与交流让课堂分外融洽,充满诗情,从而达到有效感悟。

三、策划精彩,实现有效拓展

苏教版的课文中有不少的地方都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知识积累,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如当教学《槐乡五月》接近尾声时,当孩子们还对槐乡美景流连忘返,为槐乡风情所陶醉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策划一个槐花节,“同学们,又是五月,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又将迎来新一届的槐花节,当我们领略了槐乡美景,品尝了槐花香饭时,我们是否也该为这个槐花节作出自己的努力昵?你有什么创意呢?”有了个性化的阅读,有了老师的对联作铺垫,学生的创意十分精彩:有的为槐乡画一副巨型海报,展示槐花的美;有的要办一个槐花博物馆,让游客们尽情领略槐花的不同品种;有的想开辟一个槐花岛,专种槐花,一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也有的要写一首小诗,赞美美丽的槐乡,也有的要为槐乡设计一个形象大使,那大使就是一个最最漂亮的槐花仙子……这样。巩固和提升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语文能力。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

俗话说,课堂就是舞台,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举手抬足都是戏,只要每一位教师都用心去钻研教材,用深沉的目光,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