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宽容给学生
作者: 付小荣摘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
关键词:班主任;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93-001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番令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每当想起这番话我就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
一位班主任上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奶奶给他的5元钱丢了,并怀疑是他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的同桌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钱,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钱的同学一定很后悔,我们给他一次机会好吗?”说着老师顺手拿起了讲桌上的一个小纸盒子,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变个小魔术,请同学们排好一队。把你的右手握紧,按顺序到讲台前来把你的手在盒子里放一下,看这位同学的钱能不能变回来。”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做起了这个小游戏,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老师就站在教室后边看着同学们。魔术成功了!老师欣慰的说:“同学们这次成功不是偶然的,说明这位同学能知错就改,这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相信他以后也不会乱拿别人的东西了,我们应为他骄傲!”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几年后,拿钱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拜访了这位老师,讲述了他拿钱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我就无地自容,也不会有今天,所以我就更加勤奋的学习,报答老师。”
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有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谅解也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当然,宽容不是放松教育,放任自流,而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机智。它是从善良心灵中流淌出的爱的泉水,它是幼小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呵护与滋润。优秀的人民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近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宽容也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认识到该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差生”,每个教师却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事实上,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爱护你的,是为你好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分歧或逆反心理,理解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多吹些这样的春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