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批评手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 焦 杨 韩 冰

摘 要:批评惩罚和表扬奖励,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表扬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批评可以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表扬和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批评手段; 幼儿;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87-001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批评”似乎成为教师避而不谈的话题。哪怕略微严重的批评就有可能被联系到对幼儿的不尊重。家长更是在标榜着“赏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幼儿的错误行为放任纵容。原本不需要表扬的也给予表扬,原本幼儿可以力所能及完成的事情也盲目加以鼓励和帮助,甚至对幼儿的错误行为也能给出合理的借口。诚然,对幼儿的教育应以正面强化为主,然而在现实中,过度的赏识教育无疑是纵容了幼儿的错误。由此可见,施教者要正确运用批评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批评教育的定义

对幼儿进行批评,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过程。批评是纠正和防止幼儿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的、科学合理的批评惩罚,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批评不是责骂,一味的责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批评惩罚教育的重要性

1.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美芳教授说过:“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2.批评教育是培养幼儿接受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当今的中国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有时不用刻意的赏识,孩子都能感觉到自身的优越感。就有教育学家指出:“现在中国的孩子不缺赏识,缺少的是挫折。”适当地给予批评,让其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也是一种培养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好方法。相反,如果孩子产生只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偶尔接受批评,便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

3.批评教育是关注幼儿,关爱幼儿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孩子既想得到教育者的表扬,也愿意忍受教育者的批评,然而最不希望自己被别人忽视。对幼儿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惩罚也是教育者关注幼儿、关爱幼儿的表现。

三、批评教育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对于幼儿所犯的错误,应及时加以批评教育,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及时批评,会让不良行为与不愉快体验建立更加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系,进而减少犯同一错误几率。

2.就事论事原则。批评幼儿应该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因为幼儿一时的错误,就全盘否定。这样会大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正处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勇于原谅幼儿的过错,否则,动辄翻旧账,就会让过去犯的错误永远成为幼儿发展的一个挥之不去的精神障碍。

3.适度性原则。批评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健康地发展,适度的批评能够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以后的行为中注意避免。这里的适度有利于对幼儿自尊心的保护。

⑴语言的分寸适度。批评是善意的,不是呵斥和恐吓。语言不仅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注意到幼儿的认知和兴趣特点,力求形象、生动,批评的语言要富于亲切感,具有激励性、启发性。

⑵批评的频率适度。批评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关键是恰到好处。过多的批评,会使幼儿自卑;过滥的批评,会让幼儿对批评惩罚产生“免疫力”,而使批评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

4.因人而异原则。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幼儿,应尽量少批评,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十分脆弱,任何不当的批评都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缺乏自信心;对于过于敏感的幼儿,也应尽量少批评,因为不当的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们变得更加忧郁。

5.一致性原则。教育者的态度要一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要相互沟通。教师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要及时告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协助。

四、批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让幼儿知道受批评惩罚的原因。批评幼儿时,要告诉幼儿,他错在哪里,今后注意些什么,而不应简单地惩罚孩子了事,因为那样,幼儿既不知道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今后应该如何去做。

2.让幼儿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责罚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在对孩子进行责罚时,必须教给幼儿做事的正确方法。最好是给幼儿做些暗示,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作出判断。

4.不要在自己感情冲动的时候批评幼儿。因为当我们处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意气用事而加大对幼儿的惩罚力度,进而有可能会给幼儿身心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批评不是目的,批评的关键使幼儿知错改错。在获知幼儿犯错误后,成人要调整好自我的情绪,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态,采用适度的语言和行动,对其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既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又不会伤及幼儿的心灵。

批评惩罚和表扬奖励,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表扬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批评可以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表扬和批评巧妙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我们应该记住,表扬奖励应该是教育幼儿的主要手段,而批评惩罚则是一种辅助手段。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婉转含蓄,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体现了“热爱孩子、尊重孩子”,才会让孩子们在教育的海洋里激情无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