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吴 静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崇尚在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中有所追求,把一切工作的重点放在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上,建立一个好的备课制度才是执行好课堂教学的前提。然而现实的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缺乏规范,处于虚无状态。如何适应课改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使集体备课真正做到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是大家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27-001
在2009年9月全市开展的“教师集中学习讨论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的调查访谈,调查学校25所,其中中学11所(含高级中学1所)、小学14所,调查对象为学校体育教研组备课组长及部分教师。
一、体育集体备课的现状及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形式主义严重
调查发现,真正实行集体备课的体育教研组只占32%,绝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缺乏交流和讨论,毫不追求备课质量,其中有68%的教研组不采用集体备课,出现“一本备课本闯天下”式反复使用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使部分教师责任心下降,教育教学热情缺失,忽视自身专业成长及对教学能力的更高追求。因此,课前预设与交流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真正把集体备课看作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正确认识集体备课重要性的体育教师已经微乎其微。
2 体育集体备课形式、内容缺乏规范要求,出现参差不齐现象
调查发现,广大体育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规范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层面肤浅。在25个调查对象中,采用统一形式或指定内容等规定要求进行集体备课的有3个,占12%,主题不鲜明,教师自主备课的有5个,占20%。在这8个教研组中,集体备课的形式各样,成果的层次高低不同,可以概括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 为什么要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如何准确进行集体备课,教师缺乏深刻理解
调查发现,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做到主观地接受和操作,不追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集体备课是对即将开始的单元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与理解,是对单元内的课时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与预设。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准备阶段,深入钻研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实践一讨论一再实践”,形成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经验,可供实践和推广。
集体备课应该在形式、内容及其有效性上苦练其功,才能深入挖掘出本学科的价值所在。
二、改进农村中小学体育集体备课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深入实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好教学的前提。随着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推广,建议体育教师准确认识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备课,不断整合利用,担负起责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到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来。
1 教师应克服自身职业倦息心理,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寻求更高专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倦怠虽有共性,但具体到个人却不尽相同。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当然,教师更应将集体备课实效化,身心回归教学和学生,不断追求专业的更高发展。
2 建立科学、合理的备课制度,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集体备课工作执行得好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甚至影响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成败。教师应将备课工作常规化,肩负起责任,认真执行,集体备课成果的优劣,也是评价一个教研组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集体备课这项工作呢?
①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研组应做好分工,教师依据分工,主动承担起任务,科学合理地完成,必要时应形成文本积累,可供参考和推广。
②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灵活运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五大领域目标,教师可对应各水平段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教材,确定模块元,从各领域目标着手,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撰写课时计划与单元教学设计,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保障。
③确立备课的形式、格式或内容等。依据学校实际与特色自主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校的做法虽传统,但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教研组以座谈的形式,确立学年、学期的不同水平段教学计划,根据分工进行个人备课,以研讨的方式进行修正,最后由备课组长完成统稿,形成集体备课集。
备课中应做到教师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比如,按水平段分,小学分为三个水平学段,中学可按年级组分,由备课组长统筹安排,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课时计划及教学设计的撰写。按内容分,在备课组长的安排下,教师将自己承担的主题进行单元性计划,依据不同学段撰写规定格式的课时计划与教学设计。
3 加强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监管与考评力度,让广大体育教师享有职业的幸福感
学校对体育工作管理的偏见和体育教师缺乏表扬和鼓励,已成为制约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然这只能反映一种教育管理现状,并不代表这些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方向有偏差,毕竟体育工作只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调查发现,教师还是很渴望被关注和重视的,因此,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监管与考评是必要的。而集体备课工作的实施,应该是学科均等的,其本质是落实教育教学常规,不存在学科地位的权衡,也可以说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监管与评价。广大体育教师在如此规范又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实践,一定能享受到学校这一大家庭的温暖,也一定会享有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