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三步教学法”初探

作者: 欧阳林贞

摘要:本文是我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出的一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初读感知,把握史实,完成识记;第二步,设疑诱恩,问题探究,完成理解;第三步,联系现实,拓展深化,学会运用。

关键词:“1234”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三步走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36-001

一、背景

我校是徐州市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两年多以来,为有效突破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在学习吸收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和洋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1234”课堂教学理念。

所谓“1234”,即:

一中心:课堂教学构建以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心。二百:教具使用率达100%,学生在每个活动环节活动参与率达100%。三情:激情、热情、温情。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过程活动化、活动多元化。

二、前提条件:组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科学建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

我校创建了具有汉王中学特色的“六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就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A、B、C三个两人学习小组,有问题2人小组先进行研究讨论,解决不了再提交六人小组。

所谓“异质”就是将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管理能力、不同表达能力等的学生编成一组。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历史考试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包括“知道”和“了解”两个层面。“理解”:系指在概念或某种抽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运用”:系指在概念联系或认知策略上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下面谈谈“1234”教学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三步教学法)

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学习要求,对新课的学习分成三步走:

1 初读感知,把握史实,完成识记

在这三个能力中,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环。“识记”的是最基本的历史史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这一环节根据教材内容,要因“材”施教,采用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对于教学内容较多、较复杂的,由教师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对重难点的把握制定学习提纲,学习提纲要把识记内容问题化,学习提纲要在课前由学生抄写在黑板上。上课时,教师选择恰当的切入口激情导入新课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查找知识点。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找到知识点后,快速记忆。这一模式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的能力。

第二种模式:对于教学内容较少较简单的,由学生确定识记内容。也就是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这—模式的使用重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感悟能力。上课时,教师选择恰当的切人口激情导入新课后,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按组按号让每组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本节课要识记的基础知识提纲,对不同的组分配不同的展示板块,展示完毕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增删,归纳要识记的主要内容,然后开展组间知识比赛。

2 设疑诱思,问题探究,完成理解

这一环节又可分为两小步。

第一步:设疑。学生在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识记后,要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精彩理解而故意设疑,以此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另一种是自己确实有疑问之处,每个小组把本组的问题归纳好写在黑板上,针对小组的提问,其他小组展开讨论,进行竞答。

第二步:诱思。教师在学生完成设疑、释疑后,查漏补缺,针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提出问题,设疑诱思。总之,通过教师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完成理解这一学习目标。各小组之间根据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记分竞赛。教师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

3 联系现实,拓展深化,学会运用

所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现实,是指教师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探索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完成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出示资料,或启发学生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进人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拉近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使课堂教学丰富而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在这一环节中,也要注意发挥小组的作用,根据小组的表现,对组加分。

五、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调配,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做到因材施教,难度较小的问题把机会让给基础较差的同学,难度较大的采取竞答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2 小组评价是三步教学法实施的关键。要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间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时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形成互动评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 奖励措施要到位。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极其重视奖励,奖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因此课堂上对学生和小组的评价不能只是一种形式,而要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评价得分高低,以及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的情况,给积极参与的个人、优秀小组以适当的奖励。为保证奖励对学生的吸引力,奖励形式不仅包括精神奖励(如红旗、奖状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喜好,进行物质奖励(如铅笔、笔记本等等学习用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