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学设计 课堂成功的关键

作者: 胡祖光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知识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46-002

教学设计是针对教与学全过程的安排,设计好各种教学的元素、环节。并串联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思路清晰的设计,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是独立于世的人,而不是任人打造出来的产品。为此教师应思考怎样的课堂语言才最适合与学生产生交流并产生共鸣?怎样的课堂情境才最令学生思绪飞扬?怎样的活动方式才最能让学生置身其中,乐此不疲?正是基于以上变化,课堂设计愈发显得重要,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他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和调控等功能,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以高一第五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先要将本课所需时间作完整规划,多少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多少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少时间用于学生成果活动的展示与评价,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及活动时间作全盘规划。但所有的规划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我国当前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在课上老师在讲所有知识时,心中都应有这一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目标,那就会导致很大的教学随意性。如果在教学目标的指定和选择上,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轻视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会造成教学失去整体性。还是以《个人收入的分配》为例,通过本节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合理的收人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还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如果教学目标太笼统、抽象,不够具体明确,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只注重“教”的目标,忽视“学”的目标,很难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质的变化。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精彩。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如果习惯于过去的老方法,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那就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目标是否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的经验和发展需求;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原理,并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是否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可测评、具体明确的和可以实际操作的。教师要在分析学生和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确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整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的备课也是一种教学设计,但这种设计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决策往往是凭教师个人经验和意向而作出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应再是一个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让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田里打下自信成功的底子,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我们经常发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缺少的不是语言能力,而是思想。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充满灵感地感悟,乐此不疲地探索,充满激情的创造。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把教材仅仅视为传授学科知识工具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注重给予学生必要的认知工具,扩展和更新信息资源;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知识进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道德判断、选择、践行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就是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市场配置资源》中市场调节的弊端时,由于内容较抽象我就举了一个学生都了解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前段时间疯狂涨价的大蒜,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联想前几年暴涨的猪肉价格思考大蒜的价格会一直涨下去吗,从而引出市场调节的特点及弊端。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一框的内容。而且能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的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

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在讲授每一框知识时,我都精心准备一个学案,在学案中列好自学提纲和自学的要求。比如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先列好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这个自学提纲了解课本内容,在讲解时,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达到教学要求了。

作为教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