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政治解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 钱 芳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考试制度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特别是政治学科的步伐更为迅速。近几年来,各省市中考政治试题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比重越来越大,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答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关键词:学习能力;思维训练;综合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47-001
现象:现在有很多学校,都是统一进程、统一讲义,但是考试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差距很大,特别是政治,同样是开卷考试,50分的试卷平均分有时相差5-6分!
通过分析试卷发现学生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大致为:表述混乱,思路不清;学科语言运用不当,土话白话口头语较多,答不到点子上;答案不切题;用材料不够,不全面;审题不清,教材不够熟悉,不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
新课程的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及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更加灵活多变。“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学生如果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这样的开卷考试题,要求学生不但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下面谈谈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些做法,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益;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益。
我在教学中每课都有学案,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和路径,自学的设计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层次重视学法指导,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采取启发式教学,依据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政治事件内在与外在联系,提出一些新问题让学生思考,题题相套,步步深入,唤起学生联想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达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1 选择典型例题,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典型例题不是那些偏题、难题、怪题,而是在问题中能融入相关概念、原理,富有启发性,通过该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新见解的例题。
一题多变常指通过对题中已知条件的增减,所提问题的变换来增加题中的信息量。一道题稍作变动,往往会有相同或不同答案,解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变化中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做法是:
1.1 改变题目的关键语句,提醒学生改变题目的关键语句往往会改变所求的答案。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改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首先要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其次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所起的作用,再次回答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还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1.2 改变题目的叙述方法。一句话百样说,学生对不同的叙述方式的反应是很不同的,很可能会因为被不同的叙述方法所干扰而产生理解错误。
例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什么?学生都知道答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类训练偶尔一两次学生不习惯、不自觉,也收不到效果;但长期坚持,就能形成习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热点,活学活用,既储存知识,又提高思维能力、解题能力。
三、注重错题剖析、正本清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复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错误是学生的共性,而且会一错再错。教师要分析学生中一些常见而又普遍的错误原因,是知识性错误还是记忆性错误,有些学生遗忘了某一知识,或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记忆相混或记错,结果由记忆混淆而错解。比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最可靠保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可很多学生经常会误答为坚持党的领导。
四、注重指导学生题后反思、总结解题规律,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有许多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解题过程显得思路混乱,漏解、误解、错解,做作业往往解出了结果后,就没有再一步的行动了,不会思考和总结。教在于度,学在于悟。解题后反思便于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积累经验,从而起到摆脱题海战术、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意识(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要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尝试解答的意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培养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些方法。课改能否成功,教师是关键,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学生。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用好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