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

作者: 王 静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八年级的难点最多,九年级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八年级,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关键词:基础;总结归纳;错题集;勤学好问: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74-001

现在八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对七年级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八年级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七年级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这里先列举一下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 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 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3 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问题;4 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5 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地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七年级阶段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八年级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够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八年级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是很容易适应的。那怎样才能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呢?

1 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 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地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3 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

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错题集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考试中做错的题目记录到错题集上,这样复习时就能抓住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 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

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于是我要求我的学生:A,如果谁到我这问题目就有奖励。就这样还有的学生不敢问老师(紧张不敢问)。

B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数学成绩强的帮助数学数学弱的,英语成绩好的帮助英语成绩差的。

C我在同学桌位上也下了工夫,我让数学成绩好的但英语成绩差的同学与数学成绩差的但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坐在一个桌位,这样就彼此互补。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这些。效果很明显。

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做作业做得很马虎,但考试或者到黑板上板演就做得很好。这说明这些学生把平时的作业没当一回事,他们觉得考试才是正儿八经的事,此时的态度很端正,可由于平时在作业中的懒散导致对知识掌握不牢,在考试中只能做一些浅显的题目。相反平时对自己就要求严格的学生,他们把平时“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就获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我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以上,就七年级数学经常出现的问题,谈了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同学们在学习中千万要避免形式化,要追求实效。任何考试都是考人的头脑,决不是考大家的笔记记得是否清楚,计划制定的是否周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

备注:曾获省教育学会论文=等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