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 让科学科技并蒂莲开
作者: 朱惠敏摘要:我是一名兼职科技辅导员的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科技教育时,我努力做到立足学生发展,把握科学课堂,延伸课外激发学生兴趣,将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巧妙融合,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学生发展;科学课堂;创新思维;科技教育;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79-001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兼科技辅导员,我每年都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而立足学生发展,把握科学教学,延伸课外科技——让科技活动成为课内外的桥梁,是我开展科技活动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在进行科技教育时,我始终把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把科学课的内涵延伸到课外科技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一、立足科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科技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科学课,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习并富于创造。首先,在科学课上,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少了畏惧感,多了亲切感,课堂亲切而生动,学生会爱上科学课;其次,在科学课上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快乐,在“玩”中学,寓教寓乐。如:搭支架、造房子、无性繁殖植物等等,学生兴趣倍增,迷上了科学课。有了课上浓厚的兴趣,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学生会将这种兴趣持续延伸到课外,乐而不疲,增强主动意识。我校的唐嘉程、吴烨同学迷上了科学课后,在参加江苏省“快乐科学”电视对抗赛时,积极性特高,在苏南赛区中“盛水容器”“做纸轮”两项比赛中,成绩遥遥领先,在江苏省总决赛中夺得团体一等奖,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源于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二、立足科学课堂,拓展教学内容,为科技活动提供素材
科学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依托《科学》教材,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学生有了基础,在课后开展科技活动,容易上路,降低了科技活动中学生知识层面上的难度。既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素材,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上《养蚕》一课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养蚕活动,让学生通过饲养和观察探究蚕一生的变化,体验自然界中动物的生命历程,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依托课堂开展这样的科技活动,已超越活动本身的意义,学生的收获极大。有的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还发现蚕结的茧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多奇妙啊!在科学课上通过制定活动计划、选择研究方案,在科技活动中,让学生实地研究,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样的科技活动源于课堂、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立足科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让思维的火花在科技活动中绽放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科学课堂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现象通过开动脑筋想点子、出谋略、解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了思维的广度。如在《摆》等课中,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对比实验、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科学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科学素养的形成,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就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活动中,用自己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润物细无声”,一些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绽放。许多同学就是运用科学课中学习的对比实验的方法去研究问题,写出了许多颇有创意的科学小论文,如:《自行车的尾灯》《豌豆之异》《香水灯泡》等。
四、立足科学课堂,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并应用,贯穿于科技活动之中
在科学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中,我在关注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同时,也同样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没有平时知识的积淀,创新谈何容易。每每学完这样的内容,我都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内化,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开展科技活动。如:科学教材中的光、磁、电路、简单机械等。这些内容都与生活密切关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运用这些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正是科技活动的突破口和不竭的源泉。科学课中,知识的广泛性和系统性,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源泉和支撑。
立足学生发展,把握课堂,延伸课外,将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巧妙整合。科学课的教学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立足学生发展,把握课堂,延伸课外,将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得到锻炼。立足学生发展,把握课堂,让科技活动成为科学课的延伸,学生会在参与活动中不断地认识科学、理解科学。如果我们的科学老师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不是仅仅为开展活动而“活动”,真正做到科学科技的有机结合,让两者并蒂莲开,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那才是科技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