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策略的探索
作者: 梁春梅 潘来强摘要:从大教育观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两都之间的整合势在必行,两者应该在协调发展中实现共生。
关键词:社区教育;学校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8-001
社会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和实行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学校教育不能离开社区教育,学生生活在社区,受到社区社会的影响,学校教育理所当然要放到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虑,与社会广阔的文化背景接轨,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社区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尤其德育工作,需要动员校外的社会力量,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优化育人环境,学校与社区结合共同贯彻教育方针。同时,社区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参与,学校学生也是社区教育对象的组成部分,学校师资可以成为社区教育师资的重要力量。
雨花经济开发区属省级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蓬勃发展。附近的板桥小学是所百年老校,2002年“九校合一”以来,发展迅猛,是远近闻名的省级实验小学,建筑雄伟,装备精良,师资雄厚,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近年来,雨花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与板桥小学的学校教育的整合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策略。
一、资源共享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具有互补性,要想发挥良好教育效果,应该创新策略,实现共享。我们就做到了“三管齐下”,一是以管委会社区教育办公室牵头协调区域内各学校的资源;二是推动学校把自己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形成学校内外互相衔接;三是学校与社会团体联合起来,通过网络优势和政治优势互补,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电脑房、各专用教室,在学生不在校的时间里,就成为了社区居民读书学习的教室;学校运动馆定时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社区教育的重大现场经常放到学校内举行。同时,社区广场等场所也成为了孩子们开展德育活动的基地;开发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也就成为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的现场。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夜晚时分,社区居民到板小运动场休闲散步;在体育馆里打球锻炼;社区居民计算机培训正在学校电脑房里开课……双休日,我们也看到板桥小学志愿者们在开发区社区广场开展志愿活动;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来到板桥水厂开展“水研究”实践活动;板小少儿艺校的琴童们也在开发区舒曼钢琴厂的学校里参观学习;还有一些基地本身就是两家共同开辟和建设的,也正在高效地使用。这样的合作共享,解决了资源利用率的问题,收到了双向交流、双向服务、互利互惠的良好效果。
二、师资互用
学校教师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和教育科学专业技能,他们是普通教育的“行家”,他们完全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某些领域的“教授”。而社区里的干部、居民中也常常“藏龙卧虎”。他们往往能给孩子们的德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甚至某些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专家”。师资实现互动交流,教育合力就会形成,教育实效就会骤增。开发区社区教育办公室与板桥小学及其附属幼儿园签订了师资互用协议,此协议的主体是将有“专长”的师资提供给对方,建成“师资共享库”,在对方需要时派出。板小有专长的教师都成为了社区教育办公室备案的“兼职教师”,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舞蹈教师等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在他们的“教授”下,居民学员们往往“学有所成”在多次大赛中获奖。而板小的校本课程的指导教师、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的辅导员,不少都是社区教育办公室提供的“专家”。有了社区辅导员的参与,学生获得了本校教师和课堂不能满足的发展指导。例如,社区老红军的革命传统教育学生最爱听;老干部、老技术员的专题辅导报告总带给学生新鲜的收获,社区的民间艺术家为学校开设“板桥山歌”“旱船艺术”等特色校本课程,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
三、教育联手
社区与学校联手进行教育活动,将会使得教育实效最大化、最优化。我们的主要做法主要有邀请参与、服务对方、共同举办。
邀请参与,就是社区与学校教育活动进行时,如有必要就互相邀请合适的教育对象参与,让受益者增多。例如,社区开展“插花艺术培训”等就会邀请学校派感兴趣的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参与。又如,学校进行特色校本——腰鼓的训练,社区就会应邀派老年腰鼓队员参加。服务对方,就是各自专门为对方成员开展的教育服务。例如,每年暑假,开发区关工委都会为板桥小学生组织夏令营,让部分特殊家庭孩子享受假期休闲时光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又如,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也常年为社区相关团体队伍开展技能培训,不少这样的教育服务已经形成制度。共同举办,是指为了加强联络,形成合力,学校与社区经常共同举办教育活动。如,“老少腰鼓对抗赛”活动每年举办,已经成为了叫得响的品牌活动,他们的合作表演多次登上市区的表演舞台。又如,板小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同时也成为社区“家长学堂”的学习现场。可见,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但可以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参与者互通有无,共同受益。
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功能上看互为补充,从推进发展上看互为环境。雨花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和板桥小学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实践道路上,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板桥小学校长曾深情地说“开发区管委会是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是我校学生的课外培训基地,是我校教育资源的加油站。”开发区社区教育近几年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去年被评为“雨花台区先进培训单位”,今年正在创建“南京市优秀社区教育中心”。我们相信,雨花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与板桥小学学校教育必然要实现“同源共生”的道路上实现永久的“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