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习作减压 彰生命活力

作者: 卢艳涛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又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习作;表达见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89-001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难!”是一线语文教师的慨叹,更是不容忽视的教改研究课题。要么是“举着蜡烛走瞎路”式的习作指导,要么是“秋举御考”式的“自主习作”,学生在缺少有效引领、激发的习作练习中不能提升表达水平,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如何达成习作要求,我在“以‘赏’代讲,在赏析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在赏析中提高学生习作高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而,我在平时教学时,重视引导学生赏析。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我再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和评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读掌握樟树的特点,再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树和人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从而使宋庆龄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明晰起来。

在赏析中学生体会到了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对今后的写作鉴赏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习作时也就能借鉴文中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写作。

二、在赏析中培养习作的思维

1 赏析课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关系。在阅读教学时,既要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要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作者表达的技巧等,这样学生在赏析的同时,逐步形成习作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望月》一文为例,它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充分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在习作指导课上,我先带领学生回顾这篇文章,“你觉得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学生畅所欲言后,我继续引导:“同样是对话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比较,概括中感知诗化的表达、镜头特写式的表达,并在随后的习作中尝试迁移。

2 赏析课外读物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习作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我向学生推荐部分书籍,如《春水》《水浒传》《朝花夕拾》……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半小时,周末适当增加读书时间,并及时摘录好词佳句。长久下来,学生不仅脑子里好词佳句多,而且会灵活运用。

3 赏析学生佳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评讲,也可以形成书面材料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各抒己见,最后集中点评。欣赏自己班级同学佳作,不仅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便于教师结合共性问题以点带面地启发教学,能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在赏析中积累写作技巧

写作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会、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多赏析佳作,让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它形象地告诉学生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如我在教学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引导学生赏析《少年闰土》一文,作者这样写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里,作者只写了“紫色的圆脸”,就足以说明闰土是农村孩子,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脸被晒黑了,可见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特点。

四、在赏析中激发感情,学会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评改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批改作文、评价作文看起来是老师的事情,学生难以体验到修改习作的喜悦。因此,我在评改习作时运用赏识性修改,将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尽量做到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之进发,激发它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我崇拜的***》的习作中,我班平时习作水平不够高的王玉同学写道:“我最崇拜的人是霍金。他不像飞轮海那样有着帅气的脸庞,更不是能歌善舞,但是,我就是崇拜他,崇拜他的智慧,他写出了有名的《时间简史》。要知道,他写这本书时已完全失去了说话能力,而且刚刚动过手术。当时他左手骨折,缝了13针。真了不起!”

在指导王玉修改时,我表扬他课外知识丰富,学以致用。然后要求他反复读自己的文章,并通过提问引导他修改:“你仅仅是因为霍金写出了《时间简史》就崇拜他吗?”得到的答案是:“不仅如此。”接着我又提问:“霍金写书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吗?他克服了吗?你内心到底崇拜他什么呢?”此问题一出,学生顿时茅塞顿开,立即找到了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且知道该如何修改。

课标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赏”代讲,是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智慧地引领学生在赏析中习得的表达方法,在赏析中提高表达水平,在赏析中积淀表达情感,在赏析中提高语言素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