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源头开发 激发写作兴趣
作者: 叶爱萍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03-001
有一首“了知”歌从某种程度却反映了农村习作教学现状——“教师题目一出了知,学生一写了知,教师一改了知,学生一看了知,耗费师生大量心血的一次习作最终不了了知。”这也许危言耸听,但打开小学生的习作本看看,习作不是千人一面,如出一辙,就是干瘪拉杂,毫无生气。那么,怎么样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呢?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事实证明,源头就是生活。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独特的感受。
一、善于挖掘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家务劳动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说实在的,农村小学的学生对家务劳动都有体验,但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点拨,学生还是不能写出带有自己观点反映真实生活的文章来。我就有这样的体会,我布置学生写《今天,我…》这类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一次家务劳动的过程,多数同学选材比较广泛,有的写做饭,有的写整理房间,有的写浇花,有的写帮妈妈宰鸡等等,但从写作的内容看,却比较平淡,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一次没有成功,后来,我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第二次练笔,但特别强调一点,一定要先体验劳动然后在动笔起草,劳动时情景或遇到的挫折都应该详细写出来。这次,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提高了,千姿百态、富有生活气息的家务劳动全部跃然纸上,每个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了感受。有一位同学在《今天,我炒蛋》中写道:“一切准备就绪,先放油,随后就听到锅里“噼哩叭啦”的声音,真响!还有几粒不听话的小油珠儿竟跳到我脸上。我吓得一边捂着脸一边哭着。要知道,油珠烫在脸上以后会变成麻子的,我越想越害怕。可是,把蛋倒进锅里,没炒几下蛋就贴锅了,怎么也铲不下来,等我使劲把它铲干净时,蛋也不知道糊成什么样了。哎呀,快装盘!……没想到,炒蛋还会冒风险的,后来妈妈告诉我,炒蛋也要讲究方法,需要技能。我想学习不也是同样如此吗?”寥寥几笔,道出了炒蛋的真实情感。这样源于学生生活的作文学生写起来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信息交流,也能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看新闻,把自己觉得有最有意义的一条新闻写下来,第二天中午由中队长主持开展5分钟的信息交流会,然后再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信息记到自己的《信息记载簿》上。正是这样日积月累地坚持,学生才培养了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全班学生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生活是汲取写作材料的源泉。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投身自然,去捕捉社会跳动的脉搏,去感受自然界神奇莫测的变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熏陶,受到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好作文拓宽思路。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首先组织学生开展“夸××”或“我佩服他(她)”“你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从活动中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选取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在记事方面,我经常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等活动。在清明节前夕,我校还组织学生祭扫杨根思烈士活动,活动后要求学生从那天的天气、游人写起,注意观察祭扫活动的场面,周围的环境,同学的表情……结果,这次班级作文写得有血有肉。活动过程也写得具体生动。
三、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万花筒,是写作的材料库。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偶发的事件和可供观察的事物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要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才会妙笔生花。前几天,我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同学在写毛笔字时不慎将墨汁沾在新课本上,下课后他就及时到教室外拿来拖把,企图用拖把擦,谁知,他擦时没有注意,拖把柄就甩掉邻桌桌上的一瓶墨汁瓶,满满的一瓶墨汁溅在那个同学的桌上、衣裤上、书包上、抽屉里……到处都是。事发后,眼前的场景不由得让我惊呆了:同学们有的拎水,有的拖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整理抽屉,有的安慰那个衣服上印“黑花”的女同学,全班上下出现了“抢险救灾”的场面……我当即作出决定,今天的作文题目是《墨汁瓶摔下以后……》要求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场面写下来,并要有重点地选择两三个同学的动作、神态写具体,由于大家亲眼目睹了那几个同学的神情表现。因此,同学们提起笔来很快就完成了这次习作。不少同学还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人物详细写,把一些活泼可爱、乐于助人的人物个性刻画得惟妙惟肖。我想,这样的习作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作文范围,既可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又激发起了写作热情,使其乐看愿写。
此事虽属偶然,但老师若能做有心人,把观察与写作融为一体,就能起到随看随写,趁热打铁,写真实人、叙真实事、说真实话、抒真实情的效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取材,立意积极扣题的能力,经常如此启发引导,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写作题材就会源源而来。
“问泉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教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指导学生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