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 周 良摘要: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课上活,注重课堂的拓展与开放;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多样化,同时不丢传统手段。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观念;大语文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27-001
语文是从小学到大学始终都有的学科,任何考试语文也都是必考的科目,这充分说明语文的重要性,按理说语文应该很受欢迎。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令人尴尬的事实是——本应是最有魅力的语文课,长期以来却不受学生欢迎。如何改变这种无奈的现状,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呢?笔者粗浅地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相信身为教师,我们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学生是来学习的,必须听老师的话,我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学生还不愿意听,不是岂有此理?这种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可能受到更多古典文学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根深蒂固。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和学生之间的“代沟”吧,可能也是不步学生本能地不喜欢语文和古文的原因吧。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课,首先我们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资讯极为发达的时代,除了学校教育,他们受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各种影响,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潮流、时尚,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强,非常有个性、坚持己见,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探索知识、接受知识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觉得受到了尊重,得到了理解,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课上活,注重课堂的拓展与开放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多年来许多教师把语文教材当作唯一的凭借是有关的。在21世纪这样一个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主要标志的新世纪,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以外,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跳出教材,走出课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
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发展能力。只有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师也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各类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名家名篇或时文,或科技文,有所选择地介绍给学生,特别注意把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小品文,那些代表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随时补充到课堂上来。因为再新的教材也是滞后的,总是跟不上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的。如在讲说明文时,可以将一些最新的、有趣的小发明介绍给学生,既能引起学生兴趣,也能由此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美、创造美等。
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把学生们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把对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忧喜、家庭的悲欢等充分地表达出来,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爱学愿学的乐园。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多样化,同时不丢传统手段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语文教师既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也要做到不丢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注重“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方法新颖,富于变化,同时又注重实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在诗歌的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以读为本”。如在讲《诗经·氓》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朗诵、背诵诗歌,然后运用比较教学法,将这首诗与汉乐府《有所思》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其中女主人公相同的人生际遇和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对诗歌的内涵、主人公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评论,然后写出自己学习本诗的感受及思考,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情观、人生观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很快就能够将这首诗背下来,同时学生的这次作文也写得很有真情实感。
在小说《项链》的教学中,我运用任务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结合的方式教学。我把教学内容设定为三个任务:第一,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第二,走进马蒂尔德的生活;第三,评价马蒂尔德的性格。在每一个任务中,我设计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找到答案。在分析马蒂尔德性格时,我又将《项链》与格林童话《灰姑娘》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马蒂尔德的“虚荣”。这次课堂上,学生积极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不少同学由此喜欢上了短篇小说,课下阅读了我介绍的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的作品。
愿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语文尴尬的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重新得到学生的青睐,还语文以明媚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