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控制

作者: 贾国庆

摘要:每个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总希望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本文结合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基建、技改工程项目的实际,分别从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设计、工程项目合同价的确定、工程项目的实施、竣工决算等阶段,谈谈怎样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浅谈;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5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发电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在加强对外营销的同时,着力加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其中,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企业降低费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情况引起笔者对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深深思考。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对建设单位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方案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注重提高工程性价比

在工程建设中,方案的选择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最关键的环节,方案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反之,正确的决策也会大额度节省投资,成为最有效的造价控制行为。为了做好方案的选择决策,需要建立建设工程性价比意识,注重工程的功能和造价关系,对同样达到某种功效或满足实际需要的工程,选择造价最低方案,提高工程性价比。如扬州二电厂一期储灰场原先选在扬州市境内沙头河建设,这个方案不仅征用耕地多、拆迁量大,而且水系改造工程量也大,灰场造价达3.3亿元人民币。当从国家水利部门获悉镇扬河段要整治,并对人民滩进行固滩护底的消息后,建设单位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重新组织工程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灰场进行调研,最终将灰场定在镇江所辖长江北岸人民滩,因为是江滩地,所以占用的耕地和拆迁量远远低于原方案,并且在达到同样功效前提下比原方案节约投资1.8亿元人民币,既结合了镇扬河段的整治,对长江大堤进行了整治、加固,又充分利用了江边的荒滩地。

根据有关统计,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在初步设计阶段约为75%-9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约为5%-3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工作的质量要求,不仅体现在设计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上,更要从工程的性价比上来衡量。只有工程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只有在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能够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才是建设单位需要和满意的设计。

二、在工程项目合同价确定阶段强化招投标管理

在工程项目发包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合同价的确定,而合理确定合同价最有效手段,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这样不仅能选择到标价合理、能保证质量和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中标单位,而且从建设单位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成功运用好招标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对此,笔者认为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提高招标用的勘察、设计文件精度

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勘察、设计文件的深度、精度如何,对工程项目招标至关重要。工程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就要求越精确、细致、周密。我们看到,在不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施工签证、追加投资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深度不够,造成边施工边更改,工程造价不断上升,结果是决算价大大高于中标价,使得最低中标价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单位在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时往往忽视了限额设计的要求和相关赔偿责任的明晰。因此在合同中应明确由于勘察、设计重大失误造成工程造价突破需承担的相关赔偿责任。这样有利于增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认真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现实中,有些投标人正是抓住了设计和招标文件及清单上的漏洞,在中标施工后,屡屡提出更改设计、变更项目,最终达到追加工程款、增加其利润的目的。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吸收其他项目的经验教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不留下可钻的空子。

2 提高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严密性、准确性

施工单位常常是利用招标文件中某些条款的不确定性向建设单位索赔,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因此在施工招标文件编制前,招标代理人员应充分了解项目情况,根据项目实际针对性编制招标文件商务条款。招标文件商务条款描述要详细,特别是一些牵涉到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费率、材料价格、工程量增减、施工措施费用的约定等等,力争周到、明确,具有实际可操作性,避免不确定性现象的发生。

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款结算的重要基础。施工招标中应尽可能采用施工图招标,根据施工图及技术规范,计量、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才能相对准确、详细。增养盈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时,应严格按施工图立项,做到不重复立项,不缺漏项,特别是项目特征、工作内容需描述准确,并使工程量准确率达到98%以上,力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完善、全面;措施项目清单编制时,应注意除分部分项其他项目工程量清单内容外,所有不构成项目实体的其他施工内容,均应在措施项目清单中体现,同时还应注意整体措施费、专业措施费、单体措施费的列项对投资控制也相当重要,应考虑周全、表述完整;其他项目清单编制时,对专业分包工程,为了达到一次性招标、分层管理的目标,均应采用指定金额的形式在其他项目清单中列项。施工阶段再根据施工进度对专业分包工程实施二次招标,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投资。一份内容完整而严密的招标文件,可使投标人报价相对准确,使中标价更接近实际造价;同时,也可减少因招标文件表述不清或招标清单工程量有误,而导致施工方要求费用索赔。

3 做好施工招标过程中商务标评审工作

施工招标过程中的商务标评审是最终确定中标单位的关键,也是投资控制选择真正合理低价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因此,必须做好开标后的商务标评审,以防低于成本或非正常报价单位中标的现象出现。

标书评审,包括商务标评审和技术标评审两部分,对于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办法的项目,商务标的评审尤显重要。评标委员会必须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评审,如:分部分项项目与工程量清单核对有无遗漏、分部分项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比较有无增减、投标报价能否实质性相应招标文件要求,同时对投标报价进行比较查对,找出其差异问题所在;主要材料、机械报价有无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招标文件明确规定的浮动标准和措施项目费用是否低于规定标准等等。最终认定各投标单位报价是否低于成本报价,并进行随后的询标、调整、打分等相关工作。通过严格评审后的合理最低价中标人,才

能在投标控制目标下确保工程的最终成功。

三、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严格控制预算外投入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空间很有限,但工程设计的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商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项目超出原来的合同价,如果索赔及工程变更价款处理不当,导致浪费投资、扩增造价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施工阶段必须做好索赔和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工作,严格控制预算外投入。笔者认为正确做好索赔和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索赔的处理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恪守合同是签订合同双方共同的义务,索赔是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只有坚持双方共同守约,才能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

为了顺利地处理索赔,提出索赔一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同时必须谨慎地选择证实损失的最佳方法,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地提出索赔要求。笔者认为处理索赔一般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第二,必须做好索赔资料的积累。

第三,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2 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施工进度的变化等,都有可能使工程项目超出原来的合同价。因此做好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做好工程变更价款的处理工作主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2.1 工程变更的控制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也包括“新增工程”,即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包括的工程项目。为有效地控制造价,无论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均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令,在一般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均含有工程变更的条款,承包商必须根据监理工程师所发的指令,对工程项目、数量或质量工艺进行变更,对原标书的有关部分进行修改。

2.2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由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令,进行设计变更或更改作为投标基础的其他合同文件,由此导致的经济支出和承包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因此必须合理确定变更价款,控制工程造价。

合同价款的变更价格,是在双方协商的时间内,由承包方提出变更价格,报监理和造价工程师审核批准后调整合同价款和竣工日期。在审核承包方所提出变更价款是否合理可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的合同价款。

第二,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情况的价格,可以此作为基础,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第三,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由承包方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由监理和造价工程师审核批准执行,这一审核批准的变更价格,应与承包方达成一致,否则应通过造价管理机构裁定。四、在工程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严格准确开展工程结算审核工作

进行工程结算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预结算审核重点是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定额是否准确、各项取费是否合规、施工索赔是否合理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出于个体利益或人员素质的缘故,施工单位虚报或错报工程预算现象屡见不鲜。总的来看,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 多列项目。将实际上不可能施工的项目列入工程量。

2 重复项目施工内容。已经套取了某项定额,又对同一施工内容套取另一项不同工艺或做法的定额,形成同一项工作两次计算费用。

3 扩大工程量。如土方工程中,乙方将开挖地基的土用于回填,但在预结算中却按开挖全部外运和购土回填计算,这样就增加了运输和购土两项费用。

4 错套定额。把施工内容或工艺不同的定额相互错套。

5 提高取费标准。丙级施工企业套用乙级取费,乙级施工企业套用甲级取费;四类工程套用三类取费,三类工程套用二类取费,高套一级甚至两级的都有。

6 提高材料价格。在预结算中的材料单价,高于工程实际购买价。

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仅经常出现上述多算、多计费用加大造价的现象,偶尔也会发生预算偏低的情况。审核工程预结算不仅要核减不合理的费用,同时也要对因工作失误或专业水平不足出现的丢项、投资缺额预算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满足工程必须资金的同时,保护施工企业应得利益,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以上是笔者从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设计、工程项目合同价的确定、工程项目的实施、竣工决算等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些认识,意在使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