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者: 赵克顺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实验教学、课堂改革教学、设计优美课件、重视师生情感等手段,阐发了对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及变强制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15-001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位物理学家曾讲过:“物理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物理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物理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归纳总结知识点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可通过下面实验导出课题,取一玻璃杯,内盛满水,举起硬纸片,问学生硬纸片能否托起倒扣的满满一杯水?学生都肯定地说不能。但实验演示结果却出乎所料,倒扣着的水被纸片稳稳托住,并不外流,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激情,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深化课堂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这两年在课堂改革方面做了大胆地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中设置了六个模块,用模块把一节新课的知识全面覆盖,上新课时,我们把每个模块分配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拿到自己的任务后,就由组长带领全组人员积极准备,他们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加上教师的必要帮扶和指导后,再到黑板上进行板书,最后每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展示时,全员参与,学生俨然是一个个的小老师,他们神采飞扬,声音洪亮,教态自然大方,坐在下面的学生也是认真听着小老师的“杰作”,同时,随时可以提出他们自己的质疑和思考,有时甚至学生会为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课堂气氛十分高涨。
因此,我们应以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而我们实践的课改,就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极大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他们体会到了互助友爱、体会到了被人欣赏、尊重后的喜悦,也体会到了参与课堂展示的那份喜悦,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上,他们何时有过这种感受,后进生在以前被人看不起,像丑小鸭一样,今天,他们也能很有自信地上台展示他们小组的学习内容,他是小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他们得到了小组长无私的帮助,收获了成功,取得了进步,更加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了。
三、借助适用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把图片、声音、文字、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会在教学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有些实际实验的效果也达不到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电流一节时,对电流的形成,书上是以水流作对比的,上课时,我们用动画模拟水流和电流的流向,现象直观、生动,可视性强,容易理解,同时学生也很感兴趣。再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难以理解具体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模拟实验,在课件演示时,对半球内外的压强差用长短和颜色各不同的箭头加以区别,变抽象为形象的直观现象,使学生对半球难以拉开的原因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个实验的趣味性,使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增。可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内容、学习规律,变二维目标为三维目标,制作合适教学课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选择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的有机整体。
四、注重师生情感,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这样才能医治好他们的“厌学”、“逃学”之病,使他们变得“敏而好学”,“学而不厌”。从而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对真理百折不挠地探求,使他们的灵魂达到高尚的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