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呼唤教师的美教

作者: 骆 瑞

摘 要:新课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要说,每一个语文课堂,都应该是学生放飞。灵的美丽的课堂,新课标呼唤教师的美教。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57-001

怎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标的美教呢?我认为首先要体现在语文教师美的情感上。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因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第一推动力,而要营造这种最佳的气氛,就需要努力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个性化的阐释,让学生利用自己直觉的、情感的、经验的描述来替代对文章的概括的、理性的、本质的理解,来替代那些连语言本身也无法完成的意义阐述,让学生充分运用联想与想象,去丰富、去补充、去进行艺术补白。

一、让学生借助音乐天赋,渲染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让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想唱就唱,该唱就唱,在歌唱中让学生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氛围。那或轻松或忧郁的旋律、或清脆或悠扬的音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激发学生的联系和想象。例如我在教布封的《莺》这篇科学小品时,就尝试着让学生用歌唱导人,随之清唱伴读,听唱助写,让学生耳目一新。

如师生问候礼毕,我请学生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听着熟悉的乐曲,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然后我适时导入: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黄鹂的歌喉里。小黄鹂,也就是莺,它是大自然杰出的歌唱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聆听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笔下莺的歌唱吧。老师边说边打出投影——《草长莺飞图》。这样在歌声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融入了课文,走进了课堂。音乐的引入,无论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趣味方面,还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方面,都大有裨益。

二、让学生利用审美,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在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感动。二十多年前我读中学时,曾有一个老师给我上的一堂课,印象十分深刻,我的老师讲李白的《静夜思》,选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教师先范读,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读,那种思乡的情感在月光下轻舞飞扬,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而我可能是最先融人情境的一个。说“如痴如醉”一丁点儿都不夸张。一直到现在与以前的同学谈起这一课,都会很感动,觉得那是学习生涯中难以忘怀的美丽图画。另外,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张中行先生回忆他的老师俞平伯先生讲解李清照的词时,朗读完“人比黄花瘦”一句后,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幅“黄花人瘦图”,然后就再也没有说话,十分钟后,就下课了。这个教学情节,学生永远也忘不了。“文以象立”,文学作品总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教学中,我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捕捉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挖掘其意蕴之美,感知其意象之美,表现其意境之美,并让学生在审视美的文字、美的画面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金黄的大斗笠》这篇优美的散文诗,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通过描写生活图画来点染故事情节。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对绘画十分感兴趣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将课文中的故事画成三幅连环画,并对每幅画的内容作简要介绍,特别要根据课文表现出来的情趣上好色彩,并在小组中探讨交流谁上的色彩好,为什么好。这就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画面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再创造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再请一个同学讲述故事内容的同时还请三位同学到黑板前现场表演,粉墨作画,以图画再现情境,有形有色、图文并茂,“形”和“情”皆可感,满足了学生的视觉享受,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思维之树常青,灵感之花常红。当然他们出色的临场表现赢得了满堂喝彩,从而使有限的课堂创造出了无限的精彩和灵动。

三、让学生利用表演才能展示情节,体验情感,获取真知

课堂学习不仅是识记的过程,更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是表现出愉快、有兴趣、信心十足的情感,犹如一种催化剂,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语文老师应善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激情,善于把握课堂节奏,适时创制课堂高潮,让学生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升华自己的领悟力,从而产生思想的共鸣,也体现了教师的美教。

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历来为学生所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准备好道具,课堂上,学生在通读了课文之后,先自行选择角色,再酝酿准备两分钟,推荐好“演员”,配拿好各自的道具上台表演,没有上台的当群众演员,最好由我当导演,指挥各环节,并和同学们同台表演这个精彩的剧目。不要说读课文时高涨的热情,也不要说自选角色时每位同学的跃跃欲试,更不必说台上表演者的投入和精彩,但说台下的观众,那简直是群情沸腾啊!这着实让每一位同学都过了一把瘾,课堂成了欢乐的剧场。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学生进一步历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最后,当我宣布下课的时候同学们的愉悦与留恋都写在了脸上。

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挖掘学生在音乐、审美、表演等方面的潜能,并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情感的交流、历练和涵养,而且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数人参与的情感体验描述的“语言场”中互相激发、感染,走向纯洁与崇高。当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如瀚海无边,我在教学中捡拾的只不过是这海滩上的几枚贝壳、数粒微沙而已。但我愿意这样勤加捡拾,就像学生们愿意兴奋在个性的张扬中,徜徉于求知的欢乐里一样,我愿意这样默默地躬耕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带领孩子们一起愉快地营造这一方美丽的语文学习的天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