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作者: 顾巧东摘 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当代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教会其更多知识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教师;自主学习;引路人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59-001
一、注重“多管齐下”。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习者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笔者讲授“改革开放成就”时就曾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活动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学习一气呵成。
2.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下,学习动机便会油然而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双方要共同探讨,民主协商,实现互动式交流;师生共享不同个人经验,自由交换意见和人生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
3.感受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进步,产生成就感。教学中笔者尊重后进学生,对他们的课堂反应以及课后学习效果视其进步情况用恰当的语言给予认可、鼓励,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鼓励主体参与,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给每位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的实质在于师生共享学习权利,共同做出有关学习的决定。我们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从重“教”向重“导”方面转变,做到既“授”又“导”付旨导、引导、辅导、教导);把课堂管理模式转变为交互式的、自主的管理模式,使教师由绝对主导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和益友,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
2.创造平等参与机会
教师要树立平等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试着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扫除创新能力发展中的心理障碍。教学中笔者非常注意提供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让成绩较差学生自主地思考简单问题,提供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3.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予积极鼓励,肯定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给予鼓励。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很好”“真棒”等语言来鼓励引导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会学,使学生不断体验学习中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三、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1.培养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性、策略性和调控性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应从这三方面着手。教学中笔者注意让学生理解政治学习的本质、过程、具体任务和影响因素;使学生认识政治学习可利用的有效学习策略及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增强学生的反省意识,使他们能随时根据自己对学习活动的审视和反馈作出调整,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使自主学习活动更合理、有效。
2.传授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基础上的会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来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九年级p.107上的表格,笔者是这样给学生讲解的:第一步阅读表格,找出关键词;第二步比较表格数据,思考这些数据想要说明什么;第三步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答案。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学习方法。
3.优化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也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使其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逐步形成和提高学习策略的水平。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计划,更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对认知过程进行适当调节和控制,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对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进行反思,控制学习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保证学习高效、优质进行。
参考文献:
[1]陈 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蒯超英.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王 健.郭本禹.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9年第3期
[5]蒯少森.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实验研究,2007年6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