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

作者: 问冰颖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教学设想、研究高考、教学措施等方面阐述在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概况。

关键词: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68-001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重视多元联系,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做好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设想

1.总的原则

1.1认真研读数学考试大纲及我省考试说明的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根据样卷把握第二、三轮复习的整体难度。

1.2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

1.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2.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2.1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2.2注重联系实际,要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

3.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3.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3.2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3.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4.改变传统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4.1淡化各自为政,加强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4.2坚持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4.3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复习效率: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复习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电脑课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研究高考

1.高考对数学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重点考查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高考数学实体的设计是以考查数学思想为主线,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

1.3高考试题注重区分度,同一试题,大多没有繁杂的运算,且解法较多,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

1.4注重应用题的考查,2009年文科试题应用有3道题,共28分。

1.5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考查。

三、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模式为:

基础练习一典型例题一作业一课后检查

2.1基础练习:一般5道题。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过关,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完。

2.2典型例题:一般4道题,例1为基础题,要直接运用课前练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由学生上台演练。例2思路要广,让优等生能想到多种方法,让中等生能想到1-2种方法,让中下生让能想到1种方法。例3题目要新,能转化为前面的典型类型求解。例4为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作业:本节课的基础问题、典型问题及下一节课的预习题。

2.4课后检查:重点检查改错本及复习资料上的作业。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培养尖子学生。

6.加强文科数学教学辅导的力度,坚持每周有针对性地集体辅导一次,建议学校文科数学每周多开一节课(即每周7节)。

参考文献:

[1]成都七中数学组著高三文科数学复习的一些体会

[2]陆玉英著.文科数学教学体会

[3]肖展翅著.高中文、理科生数学学习差异比较与文科教学的探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