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探究教学 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 李世兴摘 要:作者通过对化学新教材、新课程的教学探究实践,就如何倡导科学探究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举措。
关键词:倡导;探究;实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62-001
一、教师应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修养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教学活动的实效。故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创新修养。新课程标准在化学教学中尤其重视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新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交流与讨论”等,具体实验步骤、方法文字表达较少,甚至只有一幅画或插图,看似实验内容少了,要求低了,而实质是为我们的创新留足了空间。因此教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做实验,也不要仅局限于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更不应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看实验、背实验、而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多动手、体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
二、增加实验探究成分,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创新
过去化学实验时,教师总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背熟实验步骤后才能用固定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根本不考虑为何要这样做。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推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数据等→分析、归纳、和论证→得出问题的答案和结论→评估与交流”。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苦功,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三、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并探究这个实验:
1.提出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2.做出假设: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
3.查阅资料,收集证据: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途径二,资料:从波义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4.实验探究:根据提出假设的根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现象。
分组实验:按图4-13装置实验探究
A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质量变化情况
B组将图4-13装置实验放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
C组探究蜡烛在空气中点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D组探究按图4-14装置所示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变化情况
5.交流与展示
学生对上述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可能会产生如下想法: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造成的”“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又没有气体生成”“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6.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学生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的结论。
四、倡导合作交流,提升探究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决冲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途径。因此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注意倡导学生的合作交流。精心设计试题,组织学生彼此切磋,相互启发,使不同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均有所获。例如利用H2O2制O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采用共同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实际的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彼此沟通,相互交流的能力,教会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讨论中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对交流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和升华,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
五、优化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探究教学中的作用,丰富探究资源,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变得更易实施,而且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探究活动更加丰富,更轻松,更有趣,更活泼。一方面,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导实验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静态的”思考变为“动态”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化微观为宏观,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兴趣,集中注意力,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计算机这种优势,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独具特色。另一方面,注意渗透一些网络应用常识,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独立进行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有效的探究工具,增添许多创新意识。
让探究进入化学学习,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手、相互合作交流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悟出探究学习的真谛,从而自然而然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中,走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