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姚小妹

摘 要: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浅谈; 构建; 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66-0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下面就如何构建英语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谈几点举措。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主观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花心思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其次,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要善于与他们沟通,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并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尤其是对差生,态度尤其慎重,不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育。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中出现较多的错误,尤其在写作训练中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写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

二、课前精心准备,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

首先,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新课改后,我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次,备课的目标是注重实效。课程有新课标,备课的目的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把握三维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程序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我备课时体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充分发展、学科特点、教师特色,有利于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备课的关键。备课时,我不仅备怎么教,更备学生怎么学。同时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最后,还注意备课的形式、内容和实际相结合。新课程的备课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根据课程内容、上课特点而不同。尤其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做到信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

三、预设精彩是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着意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因此,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

四、抓住主阵地,是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

1.从转变观念和角色入手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又要求教师是一个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育创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激励者。故我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乐于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注重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见解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肯定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

2.从学会“管理课堂”开始

管理课堂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建立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爱”是从尊重学生人格为依托的,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课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教师的教是教学生会学。

3.策划课堂45分钟,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从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协调发展。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方法,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优化教学方式,多手段激发兴趣。我十分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讲授,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从而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再次,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学习欲望的满足。比如,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了各种尖端技术、社会现状,可是教材不可能及时补充,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热点有关的知识。这种做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有帮助。

最后,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尽可能减少课外和家庭作业量。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将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