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作者: 陈 俊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每个物理概念、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物理和实验是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物理;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32-001
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坛坛罐罐可当仪器,拼拼凑凑能做实验。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材料很多,本文介绍几例巧用饮料瓶做物理实验。
一、研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将饮料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双手挤压饮料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三、研究“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取一只空饮料瓶,截去上部并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如图1所示),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可以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而是保持原来的状态安然的落入杯中。
四、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向饮料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放在一块海绵上,立刻看到海绵凹陷一些;将饮料瓶装满水再放到海绵上,会发现海绵凹陷很深(如图2所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向饮料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正放在一块海绵上(瓶底和海绵接触),立刻看到海绵凹陷一些;将饮料瓶倒放到海绵上(瓶盖和海绵接触),会发现海绵凹陷更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五、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往空饮料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外部的大气压将瓶子压扁,这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
六、研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关系”
取一饮料瓶,在其侧壁钻三个上下位置不同的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现象,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即小孔的位置越低),水柱喷得越远。这一现象有力地说明了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七、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为了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做以下实验: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饮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如图4甲所示);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其原因就是此时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这一实验有力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引起的(如图4乙、丙所示).
八、观察“失重现象”
取饮料瓶和装眼药水的小塑料瓶各一只,用大号缝衣针在两瓶靠近底面的两侧戳孔。再取15厘米左右的细橡皮管一段,将其两端接在两个瓶塞的接管上,使两瓶口连通起来,并将它们用橡皮筋固定在一窄木板上,如图5所示。
实验时先在饮料瓶中装水近满,然后再连通橡皮管,手持木板竖直放置,使饮料瓶在上,水流入到小瓶中,由于水位较高,水从小瓶两侧的孔中喷出。
如果此时使木板维持竖立状态自由下落,水就不会喷出来,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液体没有了压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32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