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王代清摘 要: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73-001
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应扬弃传统的化学教学观,不应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是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此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最向往的就是动手做实验。在他们眼里,化学老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化学课绪言时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雨落叶出红花开”“空中生烟”等奇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二、以故事创设情境,培养质疑能力
许多化学现象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故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或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创设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教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璀璨的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一会儿,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后悔不迭更觉诧异。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急着想弄清楚金刚石到哪去了。再如“死狗洞”之谜:在法国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魔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老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其后的教学当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从信息角度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可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可以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以及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以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如有一报道:某市一幢住宅楼发生了爆炸,掀掉了半座楼。该居民区使用天然气,谁是罪魁祸首呢?另有一报道:某市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所学校的校园内,且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气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从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最近几年像煤矿爆炸、水及大气污染、食品中毒等报道比较多,都涉及化学知识,学生阅读后有一种新鲜感,想了解其中原因。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境,非常方便,并且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有关天然气这一内容时,某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天然气的成分,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相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方米的价格问题,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境,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价值。
五、以调查与实践创设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现在的教育是将学生关在象牙塔中。松绑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与调查中身临其境,则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长江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抽空到自来水厂参观与调查,发现“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从而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生活中现成的化学情境,是无处不有,只是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化学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