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化”课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 吴 芳

摘 要: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也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阵地,教师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构建; 课堂; 引导;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80-001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一、情趣化课堂——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总是积极地、主动地而且愉快地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作用更为显著。凡是生动、形象、有趣的,他们学起来注意的时间就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学习的效果也好。而枯燥乏味的、呆板无趣的课堂气氛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的学习。

⒈以“画”激趣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常采用的点出、圈出重点词语,划出中心句、比喻句、过渡句、填表格等方法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据文画图。例如教学《这儿真好》时,化“讲”为“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边读书,边思考,边画画。同学们个个开动脑筋、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绘画出了绿树成阴的小岛以及成群的小鸟和小动物。

⒉以“演”增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模仿表演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教《狐假虎威》一课,在讲解课文时,请学生当狐狸、老虎进行表演。学生情趣高涨、兴趣盎然,课堂上充满了欢乐,学生在表演中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能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在饶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学习。

⒊以“赞”护趣

老师要注意爱护并培植学生的自信性,对学生要不断地进行鼓励和表扬。热情洋溢的激励、表扬的话语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种“润滑剂”的作用,它能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例如对问题回答得十分正确的学生赞一声:“你说得真好!”对以前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一声:“今天你真棒!”对问题回答得不够全面的学生说一句:“只差一点儿了,只要你再想想一定能答得更好。”让学生在老师的赞扬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自觉地学习。

二、民主化课堂——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敢于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要形成这样一种情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例如教学《螳螂和蜘蛛》时,在讲到蜘蛛网上粘了许多小飞虫,蜘蛛就是用它的网来消灭害虫的,它的捉虫方法和螳螂不一样……这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蜘蛛网能粘住小虫,而蜘蛛却能在网上自由走动而不被粘住呢?学生的问题把我给问住了,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啊,教参上也没有提到。我于是反问学生有谁能解释,这时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许多同学都说着自己的理由,其中有一位同学说到因为蜘蛛的腿上能分泌一种润滑剂,这使它能自由在网上行走而不被粘住,他说是在电视节目里听说的,于是我说:“在众多的答案中我认为这个小朋友的答案很有道理,这个知识连老师都不知道,课后老师去查查,如果真是这样的,老师要向你学习。”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只有在这样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导向化课堂——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为此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才能真正当好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林海》这一课时,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先指名朗读,其余学生思考:文章这样描写写出了岭的什么特点?请学生先说出岭的特点。然后追问,大兴安岭“岭”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文中哪个词语直接写出了岭的特点?说明山势怎样?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大兴安岭的多而温柔?讨论理解“看不厌”“温柔”“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其中哪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作者写“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精讲了课文第二小节后我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朗读-归纳景物特点-体会写作顺序-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了第二小节,接下来,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来自学下面三小节,在教学中,采用精讲和自学相结合,遵循“讲”是为了“不讲”的原则,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这样在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第三至五小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小节的方法去自学。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