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设计的几点做法

作者: 宋善坤

摘 要:练习设计是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合理的练习设计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户。

关键词:数学;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97-001

练习设计不仅力求具有可操作性,还应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练习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学数学学科当前练习本身的“魅力”还不够,练习设计还缺乏艺术性和针对性,多数学生只是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而“心不甘、情不愿”被动地完成教材习题、补充习题和其他学习手册,认真检查的不多,与此同时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恐惧的心理也同步增多。由于我们对“知识巩固”与“技能强化”的过于偏重,以至于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作业的快乐,体验不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对小学数学练习的优化设计就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一、设计趣味性的练习

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巧设练习,诱发兴趣,创选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设计了如下练习:“第五组有8个同学,站起来1个同学,占全组同学的几分之几?站起来了3个同学占全组的几分之几?站起来5个同学呢?”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站起来1个同学占全组的1/8,站起来3个同学就是3个1/8,即3/8,是由3个1/8组成的。接着还设计了这样一条。(出示一张四色图)“在这个长方形里有四种颜色,这些分界线都是平均分的,看图谁能说出一个1/2?”学生通过看图,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绿的是这个长方形的1/2,白的占白、黄的1/2……这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具有联想性的练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和递向联想等方面设计练习题。如看到足球只数是篮球的4/5,要求学生联想到:(1)足球只数与篮球只数的比是4:5(横向);(2)篮球只数与足球只数的比是5:4(逆向);(3)篮球只数是足球只数5/4倍(横向、逆向);(4)足球只数比篮球只数少1/5(纵向);(5)篮球只数比足球只数多1/4……

三、设计一题多变型练习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新来粮食店运来大米2000千克,运来面粉1600千克,运来的面粉是大米的几分之几?

变化题:

(1)新来粮食店运来大米2000千克,运来面粉160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

(2)新来粮食店运来大米2000千克,运来面粉1600千克,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

(3)新来粮食店运来面粉1600千克,比大米少了20%,新来粮店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4)新来粮食店运来大米2000千克,比运来面粉多25%,新来粮店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5)新来粮食店运来大米2000千克,运来面粉比运来大米减少20%,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6)新来粮食店运来面粉1600千克,运来大米比面粉多25%,粮店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差异。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我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具体地说,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组是基本题,重视“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是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便会完成。这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使他们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因此,评价时应允许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不同,给学生解释自己不同答案的权利,以此让多个学生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如学习10以内数后,我要求学生以“我们的校园”为题,画10样事物,要反映1—10这些数。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手中的画笔展示了自己色彩斑斓的校园。

学生的画是天真的、稚嫩的,也是有差异的,我们无比的热情肯定了每个学生的作业,让刚入学的孩子体验了成功、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受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等的限制和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努力体现评价的层次性,允许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水平的答案,以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提高评价等级。

如一位学生计算36x199+36的过程为:36x199+36=7164+36=7200。我给他评了中等,并眉批道:“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想一想!”学生补充了一种算法: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我为他提交等级,又眉批道:“好,你又跨出了可喜一步!”同时在题目中两个36的下面划了一条红线,以做暗示。果然,学生又补充了一种算法:36×199+36=36×(199+1)=36×200=7200。我再次为他提高了评价等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