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 群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知识为主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为学生创设多样的课堂情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机械基础; 培养; 学习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37-001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对于刚刚初中毕业且学习基础较差的技校生来说,无疑是大难度的课程,极易使学生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形象直观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入可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来,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好奇心引入

好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利用学生的“潜兴趣”,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媒体(如模型或flash),让学生通过有动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可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2.从问题引入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提问: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而且还会发出嗒嗒塔的声音呢?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3.从生活实践引入

生活中处处存在常用的机构,传动方式等等,让学生自己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以致用。如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总容易混淆。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都是一种机器,摩托车、电瓶车能实现能量转换,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二、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所设问题和知识点。例如,“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作为一次课的内容,讲到制动器时,已近尾声。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引入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尤里卡”博士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使自行车快速制动的最有效的方法:A、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后刹前闸。课堂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立即活跃起来,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可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大大增强了主体参与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列表直观对比,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在学习同类型内容时,由于相似性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为防止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既可使学生找出其中的差异,分清定义,又可使学生感觉有新意,深化理解,加深记忆。列表比较,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共性,记忆其特殊点,简化知识点。比较既可在各章节中对比,也可在章节间进行对比。列表对比,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理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能力。

四、举一反三设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古语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有复也。”其意思就是说在学习中要能够“举一反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环推论,积极适度地把学生思维引向知识点中,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努力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经验思维上升到创造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行程速比系数的计算公式后,练习:①已知θ,求K;②已知K,求θ;③已知θ、t1,求t2等。在题目的变化中,学生的思维跟着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思维更加灵活。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中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而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始终要做到“学为主体”,真正将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参与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3日

[2]劳凯声主编.《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教育博客网[OL]http/www.hlog8748.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