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 祁海波摘 要:班主任工作充满挑战性,而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在强调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还应注重情感教育,本文根据作者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 班级管理; 师生交流;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66-001
班主任就像无数个学生的家长,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觉得班主任是在关心他,在爱护他,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才有感召力,才具有凝聚力,才能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以下是我五年班主任工作中有关情感教育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首先,班主任应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适时交流,主动沟通
班主任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班主任可借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传递老师的关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交流应建立在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难免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这时班主任不能用压倒一切的手段来“镇压”学生,不能认为我是老师你必须服从,这样就不利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也许表面上被你“镇压”下来了,但是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一旦与学生树立起对立面,后面的工作会举步维艰。因此,我认为一旦老师与学生发生了冲突,班主任应用平等协商的方法来化解冲突,班主任自身也要找原因,应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智慧,变被动为主动。另外,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机,我认为对于那些比较固执的学生,可选择在办公室沟通交流,使其感到谈话的严肃性,以引起其重视(本人有时对这类学生还用“班级谈话记录”记下交流内容以示严肃);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清静的地方沟通交流,有利于消除他拘谨、防卫心理;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可选择在室外沟通交流。沟通时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说早了,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谈晚了,会失去最佳时机,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只有在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其共鸣时,沟通交流教育才是适时的。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注意尝试,效果颇佳。记得有一次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我发现唐彬同学时常与旁边同学交头接耳,因为他平时还是比较遵守纪律的,我于是走过去提醒了他,怎料他听到后很不耐烦,还顶嘴说:“又不是我要讲,是别人要跟我讲……,而且那么多人说话,偏偏说我。”当时我看到他的表情感到很委屈,我也就没有再与他理论,回到教室后我把他叫了出来进行沟通,谁知他说:“老师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对,我太冲动了,我向你道歉。”我看他态度挺诚恳的,就没有再追究此事。后来我想当时若要是继续批评他,可能矛盾会升级,而接下来我单独再找他谈话还是适时的,避免了师生误会。
其次,班主任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并及时给与鼓励
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还是教育主体,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懂得欣赏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鼓励,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潜在能力,班主任应注意发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班级管理中,我奉行一个原则: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因此,我对那些学习困难生,以及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特别关注。我发现我们班袁刚同学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他的音色很好,因此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我就选他去参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我和他单独交流说:“朗诵比赛你为班级争了光,不知道成绩方面你愿不愿意努力为班级争光呢?老师看你的行动哦?”慢慢地他改变了自己的学习上的一些陋习,成绩也稳步上升,在期中考试中还考进了前二十名,同时我把袁刚作为进步典型来鼓励大家和袁刚本人。我发现我班任君同学虽然经常迟到,但是很有集体荣誉感,因此我把班级钥匙交给她,让她负责早上开门的任务。刚开始两天她也迟到,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在门外等她,我看出来她还是很不好意思的,那天放晚学后她说:“老师,明天我一定准时来开门。”果然,第二天我到了学校发现没有人在门口等,她果然没有食言,上课的时候我表扬的她,她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慢慢地,任君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最后,班主任应真爱自己的学生,用真爱感化学生
捷尔任斯基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才会主动愉快地受教,师爱的甘露才能滋润学生心田,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从而结出甜美的教学之果,真正起到感化作用。还记得我刚接手现在这个班时,我每天早晨5:50到校与寄宿生一起早锻炼,经常关心寄宿生的衣、食、住,劳动的时候我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学生一起打扫,课间找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经过半学期的接触后,班里的同学,特别是那个性格倔强的学生被感化了,我们郭伟同学曾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好,要不是你,像我这样的学生早就被学校处分多次了,如果我再不好好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太对不起你了。”后来我发现他是比以前好了很多。我觉得这就是用爱感化的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班级管理是充满挑战的,值得班主任去思考,班主任只有通过适当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老师心底的爱,让情感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学生才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7
[2]徐军.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考试周刊,2007年第39期
[3]雷鸣.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榆林科技,2006.4
[4]刘宝荣.情感因素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课改探微,2009-5
[5]孙成玉.谈情感在班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商界,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