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给我的启示
作者: 郑立新摘要: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倡导之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话题,逐渐被强化和重视,教育界和舆论界不断有新的体育理念推出,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思想精髓。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14—001
传统意义的体育教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知识的裂变与更新,应时代的要求,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外延也随之扩大,逐渐从1+1=2模式演变为1+l=x模式,体育已不是单纯机械地要求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在社会文明进程中,它呈现出多元型态,把健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要带给我们身体健康,还要求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也包括带来激情和快乐。进而言之,体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风向标。由体育衍生出与体育相关的多边缘学科,也如雨后春笋,如体育美学,体育心理,体育音乐,体育政治,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命学等等。体育负载着深厚的社会内涵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多得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体育事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也飞速提高,全民体育健康意识得到空前加强,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发展体育,增强体质,技能提高与竞技成绩的提高要求中,把更大的人文关怀容人到体育教学中来,把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与体育联系起来;强调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基本前提,为了学生体育个性的更好发展,突出强调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里全面健康发展,这就是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质所在。
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倡导之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话题,逐渐被强化和重视,教育界和舆论界不断有新的体育理念推出,其中,不乏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也有值得有待商榷的,有人认为要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要要求学生按照体育规范去做,那样会扼杀学生运动兴趣的多样性,有的主张体育以快乐为主,认为体育运动机械枯燥,体育要以学生精神松弛快乐为主,好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主课中去,有的认为学生喜欢什么就让他学什么,为发现体育人才创造条件。以上三种观点,犯了同一个毛病,那就是以偏概全。我们耍弄清楚体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弄清楚就会把问题本末倒置。首先,运动健身是体育的基本特质,其次是呈显社会文化复杂形态的载体特质,毛泽东同志曾对此有过非常准确精辟的论述:“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进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在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在吾人之心。”实际上不管是传统体育还是现代体育,统统都包含着体育的竞技快乐和体育样式的娱乐性、自由平等性。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排斥体育的根本性质,会对体育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体育的健康意识。体育的竞技精神,体育的激情快乐,体育的审美欣赏……都是在体育项目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磨砺学生的坚强意志…,,也都是在体育运动项目过程中潜移默化实现的,二者相辅相成。更不能丢弃体育的规范性、技术性,因为培养体育人才是从基础教育做起的。
体育是素质教育最好的途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这个需求:a自然的——体育方式;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体操运动,游泳运动等。b精神的——用体育方式来实现社会目的:心理的,行为的,美学的,健体的,思想的等。现代体育与健康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体育教师施教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扎实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还要涉猎学习多边缘学科,学好用好多边缘学科,对素质教育的作用意义重大。
执行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讲究施教的艺术性,责任性,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体育与健康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在价值认知取向上是很不一致的,学校和学生共同面临升学率和中考大考的压力,一般认为文、史、理、数是主课,音、体、美、劳则是副课,于是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到所谓主课中去了,从现象上来讲,似乎主与副是对立的,其实不然。学校体育课有一种普遍存在的怪现象。上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时,常常有同学躲在犄角旮旯,或是在教室里看书复习功课,问起学生为什么不去上体育课?他们还很自豪:“我们在学习,上体育课也考不上名牌大学。”针对这种情况,不能生硬地指教,更不能体罚,体育教师要及时地阐释体育健康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列举一些媒体报道过的事例:十几岁的学生就得了糖尿病,青少年肥胖人数逐年增多,近视眼增多,孤独症增多……一系列与体质和心里健康有关的病例的出现、增多,都是与轻视体育有关。体育是学习的催化剂,只有身体健康,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才有助于更有效地学习,通过体育运动加快血液循环,大脑供氧充分,学习时才不会出现头昏脑胀,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通过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学习效果对比,使同学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更高了。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思想精髓,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从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从学生个人未来前途的角度,来实践好新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要求,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就是对国家未来负责,就是对我们民族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