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文课堂中的生命线

作者: 韩 纯

摘要: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基调与情感;人文一体;媒体辅助;升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88-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当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作用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该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而只有焕发着生命色彩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想像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的状态。

一、巧设导语——奠定基调,激发情感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端,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开头如果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各种感官立即进入积极的状态。我在教学一年级的《放小鸟》一课时,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忆并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一首小诗《小小护林军》,让学生从诗中感受到鸟儿是护林军,是人类的朋友,为本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接着,我和蔼可亲地问学生:“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片《放小鸟》,学生兴趣盎然看完后,我又问:“喜欢送给你们的礼物吗?那你们拿什么礼物送给我呢?”短短几句话,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达到了导课的目的,一举两得。

二、朗读感悟——人文一体,培养情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难看出,这里的“充分地读”,就包含着让学生用心去阅读,用情去体验,用感去悟道。换言之,情感乃是维系课堂生命的纽带。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对于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等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于课文之中时,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并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教师情感的熏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反复朗读,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真情,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三、媒体辅助——直观形象,体验情感

在人类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中,视觉和听觉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感官,而视觉和听觉结合并用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音、像结合能刺激多个感官,又能引起很强的注意,有利于记忆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现在多媒体教育网络辅助教学,利用音像交融、声情并茂、动之以情的手段,以知激学,以情激学,寓教于乐,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教育网络,不断地创设音、像结合的媒体,激起学生情感的暴发。例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绘制了一幅圆明园昔日景观的复原图,让学生领略到圆明园景观的秀丽、奇特,以及收藏的珍贵,激起学生对圆明园的喜爱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当课堂气氛正高涨时,教师话锋一转,用缓慢低沉的声音叙述:“同学们,如此美丽辉煌的圆明园,如今却成了残椽断壁,那在风中颤抖的枯黄的衰草在瑟瑟秋风中哀号着,仿佛在控诉英法联军的暴行,这真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接着,老师让学生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中的一段,看完影片,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一位学生眼中都流露出悲愤的目光。此时,无需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

四、启发想像——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提示性的词语、句子等加进自己的想像、联想,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文章的内容得以延展、丰富,从而使学生的感情掀起一个又一个波澜。例如,在教学《放小鸟》时,当鸟妈妈看见小鸟被关在笼子里,心里十分焦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焦急”这个词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焦急过,都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当看到弟弟生病的时候,自己非常焦急;有的说,当自己打破杯子的时候,害怕妈妈批评时焦急过;还有的说,当爸爸妈妈吵架时,自己焦急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了“焦急”的意思,同时,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纯真的世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许,这“源头活水”有许许多多,但是,抓住“情感”这条生命线,一定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实现其生命的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