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作者: 谢博名摘要:传统的高考美术辅导不太注重课堂教学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在美术高考中成绩不太理想。文章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质量为目标,提出优化教学形式,积极引领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教学形式;探究性学习;主体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4-01
1、点面结合,心灵碰撞求同存异
所谓点面结合也就是把一个学生看作点,把多数学生看成面,让一个学生作画,其他学生观摩或中途参与作画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绘画任务,提出相关要求,全班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作画,最后学生全部交上作业并由教师批阅。这种教学形式的缺点是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相互学习,仅从最后的结果去了解学生,虽能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是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科学绘画步骤的掌握和对绘画正确观察方法的理解。有些学生虽然最后绘画作品的效果尚可,但由于作画过程缺少整体观察和对比,孤立的观察和个体表现,随着绘画时间的推移,学习难度的增加,学习进展就缓慢,甚至失去学习绘画的信心。点面结合的教学法,给学生提供探究、互相学习的平台,同时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质量。
2、体面合一,探究作品真实内涵
体面合一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立体式的发挥学生个人主体作用和全体学生的智慧,认真接受新知识,积极消化新知识和记忆新知识的教学形式。临摹优秀作品是学习绘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临摹优秀作品时要学习作品中的什么?因此了解和欣赏作品是临摹的前提。如欣赏一幅《静物》,让学生根据画面写看图说文,其内容包括:直接看到的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指出物体的形状、色彩、整体色调、作品韵律等,即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对作品形式进行分析,认识作品的造型关系。学生认真观察作品并写好看图说文后,教师选择部分学生让其读自己写的看图说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通过以个体学生发言、同桌研究、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析、师生认同等立体式的教学形式,共同提高对作品的识读能力,共同去认识作品,理解作品,真正认识作品的内涵,为下面的深入学习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能力。
3、条状组合,探究表现对象的方法
条状组合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特点是便于交流和合作,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素描的表现方法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成三个小组,一个组以线型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画,第二个组以线面结合素描为表现方法去画,第三个组以色调为主的全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画。每个组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可以先研究画法、可以轮流作画、可以边画边研究,最后根据作画的体验,每组写一个作画的体验总结。通过总结,学生把不足和难度说出来,把表达和探究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研究,加上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最后归纳不同绘画表现手法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线型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色调素描就是用明暗塑造的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要注意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的变化,最终给人的视觉能产生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
4、动态对比,观察分析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绘画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教师应引领学生探究把握对象的方法,重点突破。如:头像结构的问题,是头像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和最为基本的问题。头像素描写生以再现对象的真实性为衡量的标准,每一对象都有其基本的框架构成其主要的形体特征,要将对象画得准确、真实,就离不开对头像结构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四层面”的对比,让学生进行探究。“四层面”就是把同一角度的头部骨骼结构模型、头部肌肉体块模型、石膏头像、人物头像素描作业放在一体,让学生从一个角度进行对比,探究人物头像素描作业的造型和石膏头像造型有何不同?如何处理和表达?它们之间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石膏头像的基本造型是什么等。再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观察,学生在相同和不同中通过对比分析,逐步了解,表面的表达应对内部结构的理解,方能刻画到位。
又如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准确把握形体比例和结构关系?教师可以放置几个石膏头像让学生去观察,或者同学之间相互观察、相互比较。找到顶骨点、颞骨点、额丘点、颧头点、下颌骨点,看看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等,学生不断对比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归纳出划分头部主要结构区块的方法——“六横一纵”。六横是指两个额骨点的连线,两眉弓的连线,两个颞骨点的连线,两个颧骨点的连线,两个下颌骨点的连线,两个下巴骨点的连线。一纵是指从顶骨点到眉心、鼻中隔、下巴中心的连线。创设对比,研究总结,找出规律,形成方法,便于学习和掌握。
注重教学形式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合理的科学的教学形式,能引领学生积极的去探究性学习,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理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使学生学得快乐,而且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