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回归和谐

作者: 李琴凤

摘要: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它的前提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因此,要在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内容的和谐、教学方式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等方面下工夫,这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才有可能。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内与课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3-01

当下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和谐的语文课堂。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而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对话

上课,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的合作关系。

教师以心教语文、以智慧教语文,学生用心学语文、用智慧学语文,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民主对话、理解沟通、合理创造、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的真正和谐,是话语的和谐,是情感态度的和谐,是心灵的和谐,是智慧的和谐,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磁共振”。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学习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是学生最直接的老师,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敢想,才能敢做。低年级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童话故事,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了一次次的想象写话。如看图写话《小熊请客》,我让他们先仔细观察图上的画面,每个小动物桌前的食物有什么问题?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有的说小猪为了减肥改吃青草了,有的说小羊想补钙改吃肉骨头了……不管他们的设想符不符合人们的惯有定式,都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另外,大自然也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如一天校园里的梧桐叶在秋风中大片下落,我让学生们都去观察下落过程,然后合理增加想象写一段话。学生们写得都很好,有的把它比喻成了飞舞的蝴蝶,有的把它比喻成了秋姑娘撒下的花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在身边一切细节中对学生不断启发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教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三、教学方式的和谐——多样统一

“多样”体现了各个要素的个性或差别;“统一”则体现了各个要素的共性或整体联系。教学实际表明,教学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在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实际上,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单就一堂语文课来说,也常常是讲授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具体的协调一致的配合统一,才具有实际意义。只提讲法的多样性而忽视教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教学程序就会杂乱无章;反之,只提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变化性,也会使教学活动单调、僵化,缺乏动态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四、课内与课外的和谐——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兼顾着人文和工具,体现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它同时也关注着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新课程下的课堂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应该有开放的意识,准备一些和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并不断拓展向课外延伸。

语文教学中,需要实现和谐的因素当然不止以上所谈这些。我们要致力于语文教学中各因素的全面和谐,因为只有和谐或最大限度的接近和谐了,各因素的“能量”才能很好的引发出来,产生正面效应,形成推动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健康发展的合力。有了合力,就容易纠治语文教学中的诸多弊端,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显露生机与活力。当然,和谐是动态的,是一个“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的递进循环过程。这是因为世界在变,生活在变,语文教学的大背景在变,师生及教学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变化,就有冲突,就有不平衡,就有不和谐,就推动我们去解决冲突,维护平衡,谋求新的和谐。语文学科要发现和形成课堂规律,真正实现和谐教学,似乎要踏足蜀道,艰难躇行。因而我们希望,我们也期待:所有从事着语文教学工作的同事们,共同研究,努力实践,不断倡导语文教学的和谐之风,不断探求语文课堂的和谐之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跳动和谐的音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