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验 感受美妙语文

作者: 王爱和

摘要:体验使文本在孩子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体验让与己无关的语言材料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自身的生命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伴随着强烈体验的,而语文教学的过程,无疑是将这些体验加以细腻化、细致化的过程。

关键词:独特体验 审美体验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107-01

在南方教学《雪》不及北方教学《雪》课堂氛围好,这一点不难理解。南方的孩子们,他们的意识里不存在“雪”这一表象,更不会亲身参与堆雪人、打雪仗之类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切身体验。“体验”一词是新课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之一,这决非偶然,体验使文本在孩子的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体验让与己无关的语言材料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自身的生命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伴随着强烈体验的,而语文教学的过程,无疑是将这些体验加以细腻化、细致化的过程。强化了体验,可以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更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深。

(一)尊重学生的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反应是多元的、富有个性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有时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爷爷的芦笛》教学片段

师:前面我们熟读了课文,和强强一起感受了爷爷三次不同的笛声,感受了强强对大海的向往和来到海边后愉快的心情。同学们,你认为强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强强是个勇敢的孩子,他面对狂风巨浪,最终还是战胜了恐惧。

生:强强是个自信的孩子,他相信自己能行,便答应爷爷一人在家。

生:强强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强强是个天真善良的孩子……

生:强强是个胆小的孩子,爷爷不在身边时,他吓得躲在了被窝里。

师:有人认为强强是“勇敢”的孩子,有人认为强强是“胆小”的,这不是矛盾吗?

师:同学间有了不同的观点怎么办?

生:展开辩论。

师:好,我们就来辩一辩。从课文中找理由来辩,从哪儿读出强强的“勇敢”?阐述你们的观点。

(学生仔细读书、思考后进行一番精彩的辩论)

课堂上当个别学生出现了“强强是个胆小的孩子”这样的负面评价时,老师没有轻易否定,而是及时抓住了矛盾点,巧设辩题,让学生围绕“强强到底是勇敢还是胆小”进行辩论,在争辩中,学生除了不断触摸文本,理解课文,寻找根据,还得组织清晰、有说服力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让对方信服。老师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辩论,在课堂上掀起新的热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激发学生体验

1.用音乐激发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即移情,指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教学那些文质兼美、富有欣赏性的课文时,如能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将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意境美!

《碧螺春》一文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细致传神的刻画,介绍了江南名茶“碧螺春”名字的典故及其采摘、炒制的工艺过程和月下品茗的场景。文字清新雅致,富有美感,令人神往。学文之前,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曲《采茶舞曲》,说说听着这活泼的旋律、优美的歌声,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感受到了什么。于是伴随着欢快、柔婉的音乐,学生如同来到了水乡江南,感受着晨雾笼罩下江南特有的清新、明丽,采茶姑娘们的柔美、灵动。经过这般烘托之后,学生鼻尖似飘溢着茶香,耳畔如回荡着欢歌,全身心融入对文字的渴盼中,如此美好的体验之后,再来阅读课文,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2.①用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还应当是充满浓浓情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软弱无力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把语文课上出味道来。

《船长》这篇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在死亡面前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把救援妇女和儿童摆在首位,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安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演一演船长,体验站在船长的岗位上指挥大家脱险的感觉。台上一名学生是船长,台下学生是乘客和船员,大家人人是演员,个个都参与。整个教室成了那艘遭受重创的“诺曼底”号巨轮。表演中,船长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在我们的面前,凝重的气氛一下子渲染了整个课堂。只见“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清晰地再现出来,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变得肃然起敬,他们深深体悟到船长肩上的重任,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做出取舍的艰难,课堂教学变的情味更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关注体验就是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感受,重视语文的人文特性,强调人文关怀。在这样和谐、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怎会不精彩呢?

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王一川:《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

③王北生:《生命的畅想》第二章《情感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