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思维对比下的英语写作
作者: 王忠杰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英汉思维模式的教育,从理论上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结构,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关键词:中西思维模式;语篇模式;大学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21-01
一、引言
目前学生的英语作文,即使在句子结构上没什么大问题,但在段落、篇章中存在“重点不突出”和“欠粘着性”两大明显缺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英语学习者要写好英语作文,首先应该了解英语族人通常是如何组织他们的意思的,这种对意思的组织就是思维模式。众所周知,中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属于文化深层次的差异。由于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语言表达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语篇组织规律与其特定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
二、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语篇组织的影响
1.螺旋型与直线性思维逻辑及其对语篇组织的影响
西方人在思维形式上具有一种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完备的鲜明特征。西方人写作一般顺序为:开头、提出问题、分析证据、结尾。这一顺序在发展形式中主要呈线性,由此可看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形的,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也就是先表达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意思都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一般是首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摆出事实的证据,最后再做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是一种围绕主题绕圈子“迂回式”的思维方式。
由于汉语语段呈“螺旋型”结构,行文是曲线运动,因此,学生在英语作文的组织与发展上常常发生“负迁移”的错误。调查发现,呈隐伏型思维模式(即围绕主题绕圈子的写法)的中国学生作文约占一半以上,在文章最后一段才明确提出论点的论证方法仍然是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惯用的方法。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思想时仍然不自觉地将汉语惯用的归纳式语篇结构应用到英语作文中,由此说明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所产生的影响。
2.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及其对语篇组织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语段不仅必须具有统一性,而且还必须具有连贯性。统一性强调相对独立的语段按一个中心意思去组织,而连贯性则强调文字间的逻辑联系。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辨证思维,因此,与汉语相比,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其表现之一就是英语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采用各种连接手段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连接词。由此可见,英语注重形式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与之相反,汉语注重内在意念,不受形式的约束,汉语句往往只要达意就行。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和句子内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或靠各种语境和语用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总之,汉语句子成分之间,句际间没有英语那么多的粘合剂及衔接手段。
由于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往往只追求达意而已,因此,在用英文写作时,学生们不明白英文段落组织的规律,他们以语义为中心,认为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会自然流动。学生对英文篇章纽带的各种形式不熟悉,写出来的英语句与句之间缺少连贯与衔接。同样,段落与段落之间也需要衔接、连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体裁基本上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而且考试作文题目的要求中通常有三点汉语提示,有的同学只是机械的把每段段首提示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而忽略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通顺合理的连接。
由于汉语重“意合”,学生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常常用汉语的连贯原则为英语语篇构思,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不能被读者接受。一篇好的作文,除了在逻辑上连贯以外,还应该在应用上下功夫。如果缺少连接词,文章读起来就会给人一种跳跃、不连贯、不流畅的感觉,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恰当使用连接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其作文的连贯性,提高作文质量。刘永强认为:要实现宏观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和考试中作文得分必须使用一些表示语义递进、列举、转折、对比、程度、因果关系、总结概括以及分析与结论的带有语篇标记的连接词,来体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平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三、结束语
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模式差异,在语篇组织上表现为汉语语篇通常呈“螺旋型”思维逻辑,重“意合”,而英语语篇通常呈“直线式”思维逻辑,重“形合”。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无法摆脱汉语思维的影响,常常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套写英语作文,结果导致文章主题不清,重点不突出,论点阐述容易离题,篇章结构混乱、松散、不连贯等毛病,且这些问题在学生的一篇英语习作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为使学生尽快摆脱用中文的思维习惯去写英语作文的状况,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输入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有关知识,这可帮助学生培养符合英语习惯的思维模式,避免用汉语的思维习惯去构思,进而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