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图形的形式美感

作者: 刘金敏

摘要:在标志设计中,形式美感是创造标志艺术性的最重要元素之一,也是衡量评估一个标志优劣的艺术标准之一。标志图形的形式美感是有规律的,主要有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许许多多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兼收并蓄灵活运用。

关键词:标志;形式美感;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中图分类号:F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68-01

任何艺术作品,离开了形式美,就会失去魅力,不能起到感染人的作用。美的形式法则,是一切造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凡是带有形象的设计,不论是平面设计或是立体设计,都要表现出其美感。这是对设计人员提出的基本的美学要求。江南乡间在豆包、馒头顶上用红色点上一点,称为“一点之美”,一般老大妈与孩童都愿意取食有红点的馒头,只是因为“一点红”的形式“美”有一定的诱惑力。由此可见,只有具有一定形式美感的形体,才更能逗人喜欢,耐人寻味。标志是人类社会具有识别和传达信息作用的象征性视觉符号。他以深刻的理念、优美的形象和完整的构图,使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从而体现特别的功能。「1」由于标志设计是在方寸之间来传达他的理念和美感,所以它的形式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起到吸引人的作用,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标志图形的形式美感是有规律、有依据、有次序、有比例、有量度、有法则的。仔细归纳有以下几种:

一、 对比与调和

在对比与调和的各自造型要素中,不论构图还是色彩,都有一定差异性,对比的差异程度较大,调和的差异程度较小,对比与调和其差异程度很难明文规定,只是根据构图和色彩的具体情况,凭视觉感受来确定其分寸。对比是强调统一造型元素中相对立两部分之间的差异程度;调和是在同一造型元素中各部分在差异程度渐次相近的变化中趋于统一。

对比是设计标志图形的基本造型技巧。把两个明显对立的要素放在同一空间达到相辅相成的效应,这是矛盾统一,对比统一,异中求同,在强烈反差中获得鲜明形象性。在标志图形设计中,充分运用零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点、线、面、大小、方向、.重心、色彩、肌理、明暗等,将其差别程度较强的部分组织在一起,加以对比,互相衬托,定会获得满意的效果。然而与对比有血缘关系的近亲首推“调和”,对比与调和是标志图形装饰美的基本技巧。在经营位置上、空间处理上、色彩配置上都要求变化,在变化中体现多样统一。往往在处理标志对比的差异上,如太夸张了对比的一面,易出现太生硬死板的效果,相反如果强调了调和的一面,则出现平淡乏味之感。因此在标志设计上,要考虑在某一方面(如色彩)运用对比手法;而在另一方面(形体上)运用调和手法。以此在对比调和的交叉应用中获得协调明快、变化统一的艺术性,但艺术总有主次关系,对比类标志应主要以对比为前提,以调和为辅助,以辅助部分衬托主要部分。标志运用对比与调和的形式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使用得当,能给人以明快醒目、激动振奋人心的享受。

二、对称与均衡

在标志设计中对称式可分为A、反射对称,只有一个对称轴,如镜面、河面所反射之物象。即我们常说的(1)水平对称,如澳门会计工会标志、我国国家免检产品标志。(2)垂直对称,如中国银行标志、中国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3)倾斜对称,如北大方正集团标志。B、辐射对称,即具有三个以上的对称轴的对称,各对称轴以同等角度,从中心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态,而同时各对称轴上的单元之中心的间距相等。如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标志。C、旋转对称,是由中心点通过半径作一条旋转轴线至圆周,当某单元随旋转轴线转成一角度,立即与所旋转方向相邻的单元重合。如北京展示会社标志。

对称标志给人的感觉是有秩序、庄重、整齐和谐之美。任何不规则的图形若用对称表现手法来处理,都能达到理想效果。对称方法简单实用,在设计中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益。虽然对称是最美的均衡形式,但对称形式也有其不足之处,这就是过于完善,而有呆板和沉闷的感觉。所以,在标志设计中好多标志造型都是运用非对称的均衡式。

均衡即均齐与平衡的结合含义,“衡”指度量衡中称东西轻重的秤,所以均衡原指衡器、天平秤两端相等的量,是动力、重心两者矛盾统一所产生的形态。均衡可分为力的均衡和量的均衡,不论力或量的均衡,都是造型元素不同形色在视觉上的心理平衡。量的均衡意味着标志图形中心左右两侧量的覆盖面相似或趋于相等。若图形为黑色,则左右两侧黑色覆盖面应大致相等。力的均衡是图形内虚型的内在潜力与实行的外力相互处于均衡或近似于均衡之中,有时量的均衡与力的均衡也可融为一体相互结合,只要在视觉心理上能获得均衡感觉就可以了。

三、 节奏与韵律

节奏也称律动,即同一单元连续重复所产生的运动感。譬如一个物体,使他反复地出现,连续地排列在空间中,虽然作为一个单位的形象,不能引人入胜,受人注目,但由于将一系列同样形象连续起来,便可表现出有秩序地空间造型。如纺织品的花边、纹样等,到处可以看到构成节奏的因素与场景,同一形象的反复出现,如果没有变化的形象组合,没有奇特突变的排列构成方法,也会派生出单调乏味感,视觉冲击力不强,不能引人注目。一旦稍加组合表现和构成设计,那么静态动态,单纯复杂,细腻粗狂,有方向和多方位等,节奏的诸多单元就似万花筒般多种多样完全不同,丰富多彩了,至于背景的衬托自然也起影响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在组合排列上下功夫,在构成变化上出点子,诞生出变幻莫测的新的形式节奏。如美国韦恩·亨特·约翰﹒福利斯所设计的“园林建筑师事务所”标志:六个伞形重复出现意味着园林里栽培的树苗整整齐齐的节奏感,犹如汽笛声,犹如列车与铁轨撞击的声响。再如日本“造船工业展览会”标志,三个横放曲线形的反复,由于相互交叉组合,五条水平线前后比例不同,在统一中稍有变化,颇有情趣,如牧童吹短笛、战士吹军号,带有一丝韵律。在标志设计中,所表现出的节奏和韵律,一般都有生气勃勃的景象,有时还会呈现一种跃动的感觉,它能给人以活力和愉悦的心情。

在标志设计中,形式美感是创造标志艺术性的最重要元素之一,也是衡量估计一个标志优劣的艺术标准之一。因此标志设计必须特别讲究形式美感,以起到感染人的作用,达到它的创作目的。以上几种标志设计形式法则,只是形式美规律中的一粟。视觉形式纷繁众多,有的形式相互穿插,兼收并蓄,故要灵活的运用、借鉴。

参考文献:

[1]邱承德﹒标志图形[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梁梅﹒中国当代设计图典[M]﹒湖南美术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