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 王亚茹 殷海旺摘要:分析影响学生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原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关键词:培养;兴趣;体育课;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69-01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分析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应该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新鲜劲一过,惰性逐渐显现出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与“现实”之间差的原因
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里,体育课就是游戏,因此他们很容易把未来的体育课理解成一种随心所欲的“玩”,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动作技术学习,这与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有很大差别,造成学生想象与现实落差太大,另外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而他面对的却是体育的教学内相对单一,时间短难以尽兴的“现实”,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教法陈旧所造成的。客观条件我们很难改变,有些因素却是值得研究。如在教法选用上,大多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必然导至学生惧怕体育课。
3.身体形态与技能方面的原因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区别:一是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即可以在当场显示技能差别。体育课中即时又直接的评价会使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感到自卑;二是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差生在体现这种技能的配合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三是体育运动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密切关系,而且身体形态的优劣在体育课中最明显,这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如:肥胖同学的技巧动作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哄笑;身体瘦弱的同学在投掷项目上可能会自信心受挫,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惧怕体育课,逃避体育课,讨厌体育课的原因。
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好奇而产生探索兴趣,一般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
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
教学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而且要常换常新,教师要注意课内容的趣味性、静动态之间的相互变化,基本上能达到:每课都有新内容,把体育基本素质的训练融入新奇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追新求异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任务。例如:短跑的训练可以安排:25米往返跑、50米加速跑、30米追逐跑、30米接力跑、50米测试跑等等。
3.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学生特点,适当穿插趣味性游戏或小型竞赛,增加练习的梯度,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确保教学质量。如:在进行弹跳练习时,可采用多级跳、跳台阶、跨步跳、纵跳、蛙跳、单足跳等不同方法进行练习,也可编排各种跳的比赛游戏。在一些枯燥的体育项目中采用对抗竞赛的形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体能及运动的潜力来获得优异的成绩。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可采用分组训练、25米往返跑、50米加速跑、四角追踪等形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活动中求知。
4.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其必胜的信念
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但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同学,对自己完成动作缺乏必胜的信心。这种心理障碍不排除,学生就无法掌握技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的教学时,要从排除学生害怕恐惧心理入手去设计教学。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新鲜、有趣,有利于紧张情绪的消除;学生如在练习过程中不能顺利完成,教师应及时安慰,并热情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
5.授课的内容深浅适度,难易适当
在选定教材的内容时,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已有的技术水平提供的可能性,既要提高难度,又不能难度太大。如:在跳高教学中,对于初学者起跳的高度就不能太高,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多次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增强他们“愉悦”的情感体验。
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