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生活资源 生成精彩课堂

作者: 耿雁冰 许 林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要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结合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06-3315(2008)06-085-01

在进行《爱护水资源》教学时,笔者紧密联系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激活了文本教材,活化了教学策略,活跃学生思维。

一、挖掘生活资源,激活文本教材

[片段1]

师:请看大屏幕上的几幅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太湖边上的鼋头渚风景区。

生2:太湖蓝藻。

生3:超市里的纯净水卖光了。

生4:人们在排队打井水。

师:同学们想一下老师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太湖水污染!

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体验课程”。而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情景,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地开展,从而形成相应清晰的知识结构。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污染事件作为一个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使抽象的学习变得具体、形象、生动起来,同时也唤起学生的认同感,领悟到其实化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体现出从生活走向化学这一新课程理念。

三、利用生活资源,活化教学策略

[片段]

展示厕所水龙头滴水的视频,然后出现文字:如果1秒种滴2滴,假设20滴为1ml的话,一昼夜要滴多少千克水?一个月呢?

[片段]

师:老师这里有四盆花,有点缺水了,请四位同学上前分别给它们浇点水。

生:上前浇水。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1:浇的水从下面漏掉了。

生2:用喷壶喷的,水没有漏掉,用的水少。

长期以来,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听完练的老模式已经成为习惯,又何谈学生怎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呢?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生活资源带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课把厕所的水龙头滴水,给花浇水这些生活资源带到课堂上,由于视频的拍摄地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厕所,盆花也是几乎每家都有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简简单单两个生活中的小片段,让学生理解并感悟了节约用水只在随手关好水龙头,漫灌改为喷灌等一个小习惯。生活中到处有化学,到处存在着教学资源,关键是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所不在。

三、活用生活资源,活跃学生思维

[片段1]

屏幕出现《华东信息日报》中一段文字:

“众所周知,无锡不缺水,缺的是好水;·······节水很重要的部分是工业节水,无锡市将怎样促进现有工业企业节约用水呢?”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两方面的途径·······

师:假如你是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你将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生:工业上节约用水,将发展节水型企业,那些高耗水的企业要整治,或高收费。

师:哪些属于高耗水?

生2:造纸、钢铁、火力发电、啤酒制造。

师:怎么整治?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呢?

生3:我觉得整治的方式可以是推广节水工艺、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

生4: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综合利用等措施,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生5:像用电一样,实行用水计划指标考核,严格执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对超计划用水单位实行累进加价收费。

[片段2]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工业上如何节水,给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么家庭中,我们如何节水呢?学校里我们如何来节水呢?

生:前段时间上海统一更换了马桶,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节水的器具。

师:我们无锡暂时还不能做到这点,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中央电视台的生活频道里有介绍的,向马桶里放几块砖,没砖就放两个装满水的雪碧瓶。

生:家里也可以一水多用,洗菜的水拖地,然后再冲马桶。

生:浇花的时候喷灌。

师:很好!这位同学把刚才学到的知识用上了!学校里如何节水呢?

生:首先我觉得要宣传好,然后更换一些节水龙头。

生:厕所水箱可以改小一点。

在前面两个生活场景中,学生已经知道节水,但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呢?笔者利用报纸上有关节水这一话题作为资源,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他成为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看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之后,为家庭,为学校节水献计献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说:“知识虽然重要,但不可离开生活去教,要与生活打成一片去追求,否则便是书呆子的教育。”可见,把生活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才真正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与价值,才能让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思想贯穿于我们的化学课堂。虽然现实的教材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但现实的文本教材与其它的文本不同,它必须通过教学才能激活,是教学赋予它的生命,而灵活使用生活资源,才能让这一生命更生动,精彩,所以我们应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地开发、利用生活资源,以此丰富我们的课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