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的影响
作者: 王淑玲 张玉国摘要:《红楼梦》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色彩眩目、线条明晰的封建社会的生活图画,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28-01
才子佳人小说是指明末清初出现的一批以才子佳人为男女主人公,双方因才而互相爱慕,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小说——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自产生之日起,贬抑之词甚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石头之口批评了才子佳人小说:
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干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至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戏曲之小丑然。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故逐一看去,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很明显,曹雪芹不满于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千篇一律、干部一腔、公式化。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曹雪芹是看过这些才子佳人小说的,我们通过对《红楼梦》的内容、人物和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内容、人物作细致的比较研究,则可以看出其对《红楼梦》的主题、人物及某些情节内容的影响。
一、追求自主婚姻爱情的相通性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品在思想内容上都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对婚姻恋爱自由的要求和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所描写的爱情都是违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主行动,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礼教的积极意义。《定情人》还提出了新的标准“定情”、“只要其人当对,足以定己之情”。标举“情”字来与门第财势相对抗。这与《红楼梦》肯定自主婚姻的木石前盟,否定包办婚姻的金玉良缘是一致的,只不过《红楼梦》走的更远一些。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是一对叛逆者的爱情,既不同于才子佳人的爱情,又是才子佳人爱情的发展和深化。《西厢记》仅是其中的一种而已。《红楼梦》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才子佳人小说反封建、反礼教的民主性精华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描写爱情的高峰。
二、歌颂女性形象的一致性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被视为男子的附庸及繁殖后代的工具。她们被剥夺了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而天花藏主人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尊重妇女、重视妇女地位,提倡女子有才,小说中的女性才学都高于男子,即使是才子们在他人面前无论怎样才华出众,一旦见了才女则要逊色一筹。《玉娇梨》中称其女主人公白红玉百分姿色,百分聪明,是“山川所钟,天地阴阳不爽”。
三、某些情节、结构、人物的相似性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多取材于现实,以自己大半生的亲见亲闻为基础,即使学习和借鉴前人,也必然是不露痕迹,但不可否认,这种学习和借鉴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对照《红楼梦》和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就不难发现某些情节、结构、人物存在类似的情况。
《金云翘传》中王翠翘为救父沦落为娼后被束守赎出作妾,后来被束守夫人宦氏发现后对翠翘百般凌辱。宦氏阴险狠毒,机深计诡,包藏祸心,“有猝然加之不惊,遽然临之不惧的手段;一肚皮不合时宜,满脸上堆着春风和气”,当她得知丈夫在外娶妾时,一边装作不信,使丈夫不妨,一边倚仗娘家势力,派人暗中将王翠翘掠来打入使女班中,当丈夫归来时,逼其劝酒作歌,百般折磨戏谑,翠翘与束守当面不敢相认,她却稳坐观望取乐,这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听说贾琏在外面偷娶尤二姐后表面上不动声色。并假装好心把尤二姐接入贾府,细心照顾,暗地里却唆使秋桐指桑骂槐,使尤二姐吞金自杀,那阴阴阳阳的两面伎俩,两人是何其相似。
《飞花咏》第十二回“昌小姐苦在心头甘死节”:
小姐在床上,正昏昏沉沉,忽听见秋素来说,知收了常家的礼物,不觉惊醒。遂说道:“罢、罢、罢!我这段姻亲,大约前世无缘,今生已矣!不料昔年与唐家哥哥临别叮咛之言,果不出他所料,恰恰应在今日。我当日原设死誓,今日岂可偷生负约。所可恨者,今在天涯尽头,不能使他闻知,以明我志耳。”遂叫素秋在箧中取出她自己做的诗、词、曲儿,看着烧了。
这一情节又类似于《红楼梦》中“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红楼梦》中贾母等封建家长们为了成就金玉良缘而使用的掉包记,在天花藏主人笔下也曾多次出现,《定情人》中帮闲袁空为了一个元宝让女儿冒充江小姐嫁给郝炎,《两交婚小传》中丫鬟绿绮代辛小姐嫁暴六,《飞花咏》丫鬟春晖代昌小姐嫁常勇等。《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可以追溯到《金云翘传》中的断肠会,《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黛玉以花自喻,《金云翘传》开卷便是一首《月儿高》:“薄命似桃花,悲来泥与沙。”
当然,进行以上比较,我们无意说曹雪芹是模仿了才子佳人小说,而且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成就和曹雪芹的贡献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可以说,《红楼梦》的出现,绝非偶然,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思想、创作手法对曹雪芹是不无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