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计算机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作者: 李英杰摘要: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关键词:计算机;培养与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35-0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我们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新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寓原理于动手操作中,这样,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二、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的不断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特别是在实现从初学到“盲打”的过程中,更需下一番苦功夫。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利用课程软件进行学习,实际上是在计算机引导下的探索和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运用、结合已有的知识,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适度紧张,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达到编制程序和解题的正确、完美,就要求学习者能够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百折不挠。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创造时间和空间
我曾经作过一些相关实验:在纪律比较好的班级,45分钟的课堂,教师最多可以讲解20分钟,在纪律差一点的班级,教师最多讲解15分钟。实践证明现代的学生潜意识里面有一种自我作主的愿望,喜欢自我探索,运用新知识、新技巧。从我的实践来看,一般一节课最多1/3的时间用来讲解,其余2/3的时间进行学生的上机实践。
2.教学仪器与设备一定要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信息技术学科是操作性强,实践性好,创造空间很大的崭新课程。学科的特点决定它不能像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一样单纯用黑板与粉笔在教室里完成,它必须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软件、因特网等工具。网络教室教学软件集教师讲解、学生参与、资料查询、作业上交等功能于一体,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作业和作品的创作。
四、加强磨练意志,耐挫、抗挫教育
1.利用指法练习软件
正确、快速的键盘指法是学生计算机能力的一项很硬的指标。这种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持之以恒地长期训练。在每堂上机实践课前五分钟,我都是要求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训练,从主格键开始一直到中文打字,学生基本上每堂课都是“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为了激励学生,我们设计了键盘指法排名表。及时通报最高记录。
2.学生自己动手维护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装与维护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足够的耐心、恒心和对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学校教师办公室、多媒体电教室及机房的设备平时有些问题,我们首先是让学生去维护,实在不行,教师出面。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耐心、恒心与对失败、挫折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