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提高新生入馆教育效果
作者: 范红俊 段永辉摘要:采取何种形式的入馆教育,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一直以来是图书馆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日益普遍,利用powerpoint制作入馆教育课件较传统入馆教育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powerpoint制作入馆教育课件的尝试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课件对传统教育的几点改进。
关键词:入馆教育;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2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69-01
入馆教育是我馆每年必做的工作,它是针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就如何认识图书馆,如何利用图书馆获得有价值的文献信息等进行的教育,入馆教育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到,对一些名词术语,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以及馆藏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方面,只凭教师口头讲述,虽然反复讲解,学生也不易理解,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套课件,用powerpoint的特殊功能,把讲授的内容制成多媒体投影幻灯片,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件的制作
利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流程是:准备素材——制作与装饰处理——幻灯片的保存。
1.准备素材
(1)课件内容的选择
入馆教育课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图书馆介绍。介绍什么是图书馆,图书馆的定义。
第二部分,如何利用图书馆。从社会大环境出发,指出利用图书馆的必要性。然后具体介绍如何利用师专图书馆。
第三部分,结束语。
(2)准备多媒体素材
在介绍馆藏数字资源时,为进一步增强直观性、现场感,应首先准备一些图形、图片等。
2.课件制作与装饰处理
(1)文字输入与处理
文字是课件制作中的主要部分,在文字输入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屏幕显示范围的局限和视觉限制,课件中的文字必须中心突出,在此基础上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对讲授的内容一目了然。文字的大小要适中,使无论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一般情况下标题选择36号以上,正文选择24-28左右的字即可满足要求。字体一般以宋体为宜。
(2)插入图片处理
前面已经提到了,准备好了一些图片。在文字叙述的过程中,插入相应的图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到计算机检索文献以及学术期刊网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时的使用时,适当插入它们的实际操作、检索使用过程的图片,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以后使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为能够更加清晰地演示检索过程,对插入的图片应让其占据整个幻灯片。
(3)动画处理
动画的使用,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课件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Powerpoint设置了多种动画设置,如“打字机”、“向右擦去”、“空投”等。根据内容的需要,设置恰当的动画,会使演示效果更加生动有趣。
(4)超级链接处理
超级链接是一种链接方式,它可以在两个对象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利用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实现课件内容的跳转,演示时,用鼠标点击某一对象,可使课件灵活地切换到指定的教学内容上,这样使课件在讲授过程中能够灵活掌握所讲内容。
(5)多媒体课件的保存
据马爱芳介绍说,对于课件幻灯片的保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以“演示文稿”形式加以保存,这种保存方式最为普遍,所保存的课件可以安装在任何一台装有powerpoint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上,供教学使用。本人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二是以“powerpoint放映(pps)”格式加以保存,这种保存格式是为了在没装有power-point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上播放的,在播放演示文稿的计算机上只需安装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播放器(ppview32.exe)即可。三是保存为“网页”格式,输出为若干个HTML文件,并同其他相关的文件保存在同一文件夹中,在校园网上发布,供读者浏览使用。还有,据李华说,可以把所制作的课件进行打包处理等。
二、多媒体课件对传统入馆教育形式的几点改进
1 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课件,教师可以不再需要进行板书。一般来说入馆教育的内容量比较大,如包括图书馆概况,馆藏布局,各个部门的功能、服务内容,具体的文献检索方法,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等。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后,章节题目和重点内容的所有文字都录入到课件中,上课时用投影显示给学生,不再需要板书,这样可以省下时间作详细的讲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动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给学生图文并茂、生动清晰、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在入馆教育中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口头讲述,而是一个多重感官刺激的精彩世界,增加学生的新奇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了入馆教育的目的。
3 直观性、形象性
传统的入馆教育事实上主要靠语言来表达,虽然讲授之后,学生有现场实践的机会,但往往是人多机子少,一群同学围着一台计算机,实际上达不到实际演示的目的,从而影响入馆教育的效果。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电子资源逐渐增多,计算机检索文献成为主流,关于各种数据库的检索使用也会越来越多。
4 扩大宣传的效果
利用powerpoint制作入馆教育课件,可以扩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利用powerpoint的特殊功能。使课件制作得有声有色,内容上来说比较充实,可以输入大量的文字,对图书馆详细地加以介绍,如从建筑格局、各部门的功能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形式上来说,通过色彩有效搭配,适当的动画处理,使得入馆教育不再枯燥乏味,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课件进行入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 色彩的搭配问题
色彩的正确应用可为教学课件带来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色彩的搭配选择上,应注意文字和背景颜色的对比。如果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没有搭配好,幻灯片演示的时候就显得很不清晰,影响讲授的效果。
2 一次培训量的问题
利用课件进行入馆教育,应注意一次培训量的问题。因为课件受幻灯片的大小及音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一次培训量过大,势必会影响听讲者的视听效果,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利用powerpoint制作入馆教育课件是笔者的初步尝试,通过制作该课件深刻体会到,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入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图书馆入馆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探索计算机化的、多媒体应用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笔者也认为,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扩大入馆教育的效果,应该把我院已停开多年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恢复起来,一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来获取文献信息,二是可以使入馆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总之,作为图书馆工作者,要坚持不懈、努力地学习,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寻求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使读者能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