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 王 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及集体荣誉感,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激发兴趣;独立自主;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68-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节奏。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一、班主任与班长的紧密联系

班长是学习团队的领头雁,某种意义上讲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班长应该充分理解办主任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执行班主任对集体的全面系统管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可“全权委托”班长去组织实施诸如:知识竞赛、考评等具体事宜。事实证明,此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绩。

一个班级如同一个大家庭,人员较多,如没有一个完整的班级计划是不行的。在每一个班集体里,都要先强化学生的班级意识,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分子,应与班级“同命运、共呼吸”。同时,常说好的班风是带出来的,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起带头作用。根据中下等的学生的个人特长,分配工作给他们负责,班主任充分授权,使之各司其职。倘若一个班集体只有班主任一人,或少数几个班干部的忙忙碌碌,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只能事倍功半,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只有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班集体的建设中,让他们成为集体的主人,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

二、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希望自主,但又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其中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还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并且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提高效率。“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体现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上。尤其一些学习为中下等的学生,缺乏毅力,以自我为中心,对老师有种排斥的心理,还有自暴自弃的想法。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适当的鼓励,用事实承认他们的成绩,如:当班上一个小小的班委,让自己认识到,要以身作则,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认知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三、班干部施行轮流竞选制

工作中,班主任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指导,并实行“班干轮流竞选”制,每月竞争一次,为每学生提供参与竞争的机会。采取“能者上,干不好就下”的原则。“班干竞选轮流”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当干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能上能下”的良好心态。使每个同学都体会到班级工作的艰辛,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全体学生形成一个共识一一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班组管理靠人人。

四、制定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

在教育观念的确立上,要求教师诚心诚意把学习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当作主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在教师中树立大学生观: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教育民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

要鼓励全班同学争当班干部,唤起每位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其次,通过班会,加强同学间的彼此了解,为选举奠定基础。最后,先由全体学生选出候选人,候选人再作竞选演讲,当选了的班干部,工作也应积极主动。在班委会内部,班长也可定期轮流担任,工作出色者可适当延长在职期限,也给予差等生一个自我提高的一个机会和平台。

利用各种形式制定出班级纪律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参与,他们看到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也会明白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了民主,因而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这份班规,他们就易于接受。这个班规雏形一定要在班级公布,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让同学们修正补充,并一致通过。每个学生得奖与受罚,都由他们自己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分扣在何处,奖励的分来自何方。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关键,也是提高班干部凝聚力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契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